关于报送食品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函

发布日期:2011-06-15    浏览次数:4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

  我局高度重视食品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2005年3月,即以食品监管为重点,组织开发了《产品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2007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添加物质使用备案管理要求,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根据管理需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新规定及标准的变化,持续不断的对两个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产品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的使用,有效实现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与技术机构间食品监管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共享,实现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动态长效监管;《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已发现了食品生产企业663起的非法添加行为。根据贵司“质检食监函〔2011〕67号”要求,现将我局食品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

  (一)技术创新。实现了28大类加工食品与GB2760的科学对接,解决了GB2760查询难、易出错、速度慢的问题,实现每种食品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每种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自动查询。

  (二)主要功能。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信息化登记管理;二是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GB2760进行自动、快速、准确的判断;三是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四是自动、快速查询GB2760关于每种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三)运行情况

  2007年5月开发投入使用,2010年5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的鉴定验收,2010年9月在国家质检总局山东会议上进行了演试,2010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文要求全国各省质监局安装使用。该系统运行以来,我省各级质监部门已录入4226家食品生产企业、6375种食品、11251条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发现4条“超标准使用”信息(即使用的添加剂超出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范围)、518条“超范围使用”信息(即所登记的食品超出该食品添加剂所允许使用的食品范围)、141条“超量使用”信息(即该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目前,已有江西、山西、贵州等省质监局与我局联系,拟于近期安装。

  (四)技术应用及硬件配置

  该系统软件采用的是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完成数据的登录、修改、查询、统计、报表等各项业务操作,实现省、市、县三级(或更多级)之间数据的传输、交换与管理。因此,使用该系统软件的单位要有固定的外网IP,并具有较大的网络带宽;同时,服务器端的硬件、软件环境及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服务器端的硬件环境

  (1)机架式服务器:标配两个Intel双核Xeon 7120 3.0GHz;4MB三级缓存,前端可访问处理器,800MHz双独立前端总线;

  (2)标配4GB(4x1GB)DDR-II内存,最大可扩充至64GB;

  (3)内置阵列控制器,128MB高速缓存,支持SAS/SATA热插拔硬盘;

  (4)3*146GB SCSI 10K 硬盘存储;(Raid 5)

  (5)集成两个多功能千兆网卡,带TCP/IP Offload引擎;

  (6)双冗余热插拔电源;

  (7)热插拔冗余系统风扇;

  (8)8x/24x IDE(ATAPI) DVD/CD-RW驱动器(8x/24x);

  (9)1.44MB 超薄软驱。

  2.服务器端的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2)系统组件:Front Page Extension,ASP AJAX Extension,IIS5.1

  (3)应用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IE6.0

  3.客户端的操作系统

  建议操作系统为win2000/2003、xp/vista/win7,浏览器:IE6.0以上。

  (五)存在问题

  2011年4月20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并于今年6月20日实施,因此,要根据该标准要求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由于要对该标准重新梳理、分类、对接,并修改软件,工作量巨大,短时间内系统还无法更新升级到位。

  二、产品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

  (一)主要功能

  该系统以企业管理为基础,以产品管理为核心,以监督检验管理为主线,实现对产品、企业、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相关人员的监管,为监管单位、检验单位提供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可有效实现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与技术机构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共享。

  (二)运行情况

  系统从2005年开始启用,运行时间较长,目前已实现了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及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许可信息、检验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后处理信息、年审信息的适时、动态管理。

  (三)技术应用及硬件配置

  该系统采用B/S架构,J2EE平台开发,集中部署,集中存储。具体有关硬件配置要求见“使用操作手册”(电子邮件上报)。

  (四)存在问题

  由于各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管理系统未与该系统进行对接,导致相关检验数据需录入或导入,造成检验数据无法适时更新。

  三、关于食品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关系统的开发应当立足于大质监的定位,纳入国家质检总局“金质工程”范畴,且不同系统间应尽可能的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确保相关数据的关联、链接、更新,并减少基层的工作量。

  四、其他事项

  《产品监督与检验管理系统》、《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讲解文稿、登录网址、用户名和密码、操作说明等资料通过电子邮件上报。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