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干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系列报道之一: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在海口开班

发布日期:2014-11-13    浏览次数:3

  为了贯彻落实海南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4年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10月27日,由省农干校承办的“2014年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首期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班拉开帷幕。

  学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举行了简朴的开班仪式,仪式由蔡德江校长主持。省农业厅科教处吴琼泽处长出席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国家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兴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实施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要通过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切实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紧迫课题;他还强调,省农业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将该项工作列入省厅2013-2016年“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计划之一,今年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第一年,省农干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阵地”,要切实发挥“一主多元”培育机制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严守培训纪律,认真学习思考,真正把知识和技能学到手,争当新型职业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做学以致用的模范。

  蔡德江校长表示,今年省农干校共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5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1000人;为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对培训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精心安排,挑选了年轻优秀的教师为学员授课,为培训班配备了班主任和技术指导员,建立了班委会;学校将严格按照省农业厅要求,在厅科教处的具体指导下,有信心和决心把人员组织好,把培训班办好。

  此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其中: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累计15天,分三个阶段培训,第一、二阶段进行集中理论学习和实训参观交流,第三阶段组织专家教师赴市县开展后续跟踪支持服务;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训累计4天,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理论授课2天,第二阶段实训指导2天。生产经营型培训重点强化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程经营管理知识传授与更新,注重全产业链的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突出从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培训,注重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培训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重点讲授《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营销》、《农业生态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创业知识》、《财务基础和小额贷款》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结合当地产业情况,从《海南果树生产技术》、《海南蔬菜生产技术》、《经济作物生产技术》、《耕地质量保养》、《植保统防统治技术》、《畜禽养殖技术》等课程中选择3-4门进行讲授。

  在理论学习结束后,由李干副校长带领指导老师和学员 到“澄迈县福橙(咖啡)研究所”和“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澡花香猪养殖基地)”等种养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交流,澄迈县福橙(咖啡)研究所金忠泽副所长、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盛等为学员作了现场讲解。学员结合自身生产情况,积极与公司和基地负责人围绕福橙种苗、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市场营销及澡花香猪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等问题进行交谈,学习先进种养经验。

  在为期一周的紧张学习期间,学校还策划开展了第一届“新农杯”卡拉OK比赛,活跃了班级气氛,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经过激烈的角逐,王春彬、陈介、吴姚瑞、陈良明等20名学员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学校举行了学习交流会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品及荣誉证书。

  来自海口、定安和临高的农村青年参加了本次培训,学校全体干部参加开班仪式并观摩现场教学。省广播电视总台《绿色农业进行时》栏目记者对第一、二阶段理论学习及交流实训进行了现场采访。

  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专业教师和技术指导员分赴各市县开展第三阶段后续跟踪支持服务,协助学员解决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将陆续组织学员到省农干校参加生产经营型农业创业第一、二阶段培训,第二阶段的实训参观基地增加屯昌汇丰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为重点实训基地。同时,组织专家教师到澄迈、万宁、三亚等市县开展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训。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