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三批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9-03    浏览次数:3

川知发〔2013〕78号

  各市(州)知识产权局、经信委,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快实施工业强省、产业兴省战略和创新型四川建设,大力促进我省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决定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100家企业开展第三批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名单见附件2)。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围绕我省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和出口工业企业,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培育目标

  到2016年,百家培育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数量明显提升,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专利申请量 “三个”翻番;职务发明的实施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率达到90%以上;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明显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明显提高,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明显壮大,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三、培育内容

  (一)切实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培育企业的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应把知识产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绩效评价及奖励制度,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与运用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配备知识产权专兼职人员5人以上,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工作经费且不低于研发费用的3%.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落实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努力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序化,力争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二)积极获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和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积极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培育期间,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25%以上,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 国际专利申请增长30%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或四川省著名商标1件以上,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1个以上;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知识产权比较优势。

  (三)积极实施转化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企业应积极探索提高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不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转移、实施与产业化。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善于运用知识产权规则,职务发明的实施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率达到90%以上,在同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培育企业应充分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采用综合保护措施,提高保护能力。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控制流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监控体系,构建主导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机制和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运用国际规则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抵御知识产权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带动行业内配套企业建立专业性或区域性专利联盟,构建行业专利池,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升行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五)大力提高专利信息的运用能力。培育企业应围绕主导产品完善专题专利数据库与信息分析系统,培养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人才,及时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定期开展竞争对手专利信息跟踪,有效服务企业研发、投资、合作和市场开拓。在科研项目立项前开展专利信息检索,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产品进入市场前,特别是在开拓海外市场中产品出口前应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有效应对和规避专利壁垒。

  (六)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企业应围绕主营业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掌握产业竞争态势,开展前瞻性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和预警研究,为企业自主创新、市场开拓、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形成合理的专利竞争策略,在国内外进行专利布局,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七)大力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企业应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率要达到100%,全员知识产权培训率达到 80 %以上。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能撰写专利申请文件,能开展专利检索分析,能参与企业对外合资合作或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涉及知识产权谈判,能协助处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法律诉讼案件的复合型人才。

  四、培育措施

  (一)建立培育企业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加快受理速度,争取获得优先审查,缩短审查周期,尽快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省级专利申请资助资金优先支持培育企业获取以发明专利、国外专利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对培育企业实施效益显著的专利项目、产品,优先推荐参加“中国专利奖”、“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奖”的评选。

  (三)对培育企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项目,优先列入省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计划予以支持,并积极向国家和相关部门推荐,帮助培育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

  (四)积极推动培育企业的主导产品、优势技术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和国家技术标准;优先推荐培育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知识产权软课题和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

  (五)建立省、市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通道,面向培育企业,充分发挥省际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的作用,帮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及时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快速反应机制,帮助和支持培育企业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六)支持培育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建立和完善专题专利信息数据库;支持培育企业围绕主导产品、紧贴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七)支持培育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制定和实施培育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人员知识产权培训,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实务管理和专利信息分析专门人才。

  (八)建立培育企业重点联系制度,支持企业申请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工作站,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专家、“四川省知识产权专家人才库”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对接服务。

  四、加强对培育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省知识产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成立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省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工作,研究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工作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承办具体工作。

  各市(州)知识产权局、经信委要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和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培育工作,落实好有关培育措施,务求取得实效。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扶持的培育企业项目,各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应予以配套。各市(州)开展培育工作的情况,将作为年终考评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灵通信息。加强培育工作的信息搜集和报送工作,各培育企业要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定期向省知识产权局报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信息。各市(州)、县(市、区)知识产权局和经信委要加强同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上报培育工作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在汇总整理后,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适时召开现场办公会、经验交流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学习交流。

  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相关文件可在http://www.scipo.gov.cn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网站下载。

  联 系 人:李强、李杰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2号省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邮编:610041.

  联系电话:028-85577320、85512430

  Email: liqiang832@163.com、287691415@qq.com

  附件:第三批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名单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8月16日

  附件

  第三批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名单(100家)

  序号市州企业名称

  1.成都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2.成都四川省电力公司

  3.成都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4.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5.成都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6.成都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7.成都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8.成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9.成都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成都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1.成都四川川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2.成都全友家私有限公司

  13.成都成都市明珠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14.成都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5.成都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6.成都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17.成都成都大宏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18.成都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

  19.成都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

  20.成都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

  21.成都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

  22.成都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23.成都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4.成都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5.成都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成都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27.成都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28.成都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成都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30.成都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成都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32.成都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

  33.成都成都老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成都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35.成都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36.成都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7.成都西华大学

  38.绵阳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39.绵阳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绵阳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41.绵阳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42.绵阳四川省三台县固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43.绵阳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4.绵阳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绵阳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6.绵阳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

  47.绵阳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8.绵阳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9.自贡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0.自贡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51.自贡四川高精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52.自贡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53.自贡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54.攀枝花攀枝花学院

  55.攀枝花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6.泸州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57.泸州四川华宇石油钻采装备有限公司

  58.泸州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59.泸州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0.泸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

  61.德阳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62.德阳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63.乐山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64.乐山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乐山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

  66.乐山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67.乐山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68.乐山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69.内江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公司

  70.内江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71.内江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72.宜宾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73.宜宾四川惊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宜宾四川宜宾岷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75.宜宾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76.宜宾四川富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7.宜宾宜宾天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8.眉山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9.眉山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

  80.眉山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81.眉山四川德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82.眉山四川丹甫制冷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83.眉山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4.遂宁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85.遂宁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86.遂宁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87.遂宁四川鼎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88.遂宁四川立泰电子有限公司

  89.遂宁恩比贝克飞虹汽车零部件(四川)有限公司

  90.资阳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1.资阳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92.南充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

  93.南充四川南充康环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94.广元四川广旺能源发展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5.广元四川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96.雅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97.雅安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雅安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99.巴中四川远鸿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

  100.凉山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