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厅关于抓好秋粮生产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7-06    浏览次数:2

闽农种植〔2012〕239号

  各市、县(区)农业局:

  今年以来,各地强化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粮食增产关键措施,全省春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夏粮丰收在望。“小暑”将至,即将迎来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也是抢季节,保面积,落实增产措施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秋粮生产各项工作,夺取全年粮食生产丰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入春以来,气候异常,降水量高于常年平均水平,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入夏以后,台风、干旱继续影响,给今年的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统筹安排好秋粮生产各项工作,着力组织打好保面积、攻苗架、防灾害、提单产的秋粮生产战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增产措施,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工作,努力实现秋粮丰收。

  二、确保秋粮种植面积。面积是产量的基础。各地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要从全年生产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在全省早稻种植面积306万亩的基础上,力争秋粮种植面积达到1310万亩,确保全年18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完成。水稻是高产稳产粮食作物,要千方百计种足晚稻。对前期因暴雨受淹、受冲的稻田,要因地制宜,选择早中熟品种或“倒种春”及时补播补种。难以恢复种水稻的,要指导农民及时改种甘薯、玉米、大豆等作物。要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通过扩大甘薯、玉米、大豆等间套种复种面积,努力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秋粮面积,力争多种多收。

  三、强化分类指导工作。要因地因时因苗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对即将插秧的晚稻,要以抢季节,保质量为核心,科学合理安排,努力扩大机收机耕面积,缩短“双抢”时间,确保西北部不插“八一秧”,中南部不插“超秋秧”。双晚的有效分蘖期短,要指导农民施足基肥,插足基本苗,早施分蘖肥,够苗适时烤田,力争早管促早发,培育丰产苗架。对中稻和再生稻,要因苗施管。处于返青分蘖的田块,要及时中耕追肥促早发,攻好苗架;已经够苗的要适时放水烤田;进入幼穗分化期的,要适时施好穗肥攻大穗。再生稻的头季,目前已齐穗灌浆,要抓好适时重施促芽肥、低指标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做到十黄收割头季稻、适高留桩,争取头季高产,再生季丰收。夏甘薯已进入分枝结薯期,要重施“夹边肥”,促早结薯,多结薯。晚甘薯扦插时要下足基肥,插后10~15天早施点穴肥,注意防治小象虫、蔓割病等病虫害,力争优质高产。

  四、扎实推进高产创建。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高产创建工作对夺取秋粮丰收和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抓住关键环节,围绕工作重点,着力在整合资源、示范带动、综合服务、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高标准抓好秋粮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今年部省级秋粮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105个,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各地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行动,进一步强化措施,严格按照省里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以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为平台,强化粮食“五新”推广,落实关键增产技术措施,扎实推进高产创建工作,努力提高秋粮单产水平。

  五、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根据今年秋粮生产的特点,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并结合“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活动,面对面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秋粮生产中的具体困难。要通过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发放“明白纸”和技术光盘、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形式,培训种粮大户和高产创建示范户,宣传秋粮管理实用技术,指导科学管理。要加强工作督导,采取包片、蹲点指导、进村入户等形式,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秋粮一天不到手,田管一天不放松。

  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秋粮生长期间也是我省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防患意识,及时了解灾害的发生动态,制订相应的防、抗、减灾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情信息,防范于未然。今年在防台风灾害的同时,要重点防范干旱和寒露风。据省植保部门预测分析,今年水稻病虫害比去年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对早稻和中稻构成较大威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稻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程度重于去年。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特别注意抓好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致灾性强的病虫监控,切实抓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抓好落实防控责任、监测预警、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三个环节,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