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转市科委市教委拟定的天津市科教兴市行动计划(2008—2010)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科委、市教委拟定的《天津市科教兴市行动计划(2008-2010)》,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四日
天津市科教兴市行动计划
(2008-2010)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是实现中央对天津发展定位的战略选择,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的紧迫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加强人才链、学科链和产业链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整合利用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滨海新区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聚集国内外资源,提升滨海新区研发转化基地载体功能
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重点建设滨海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等重大研发转化基地,增强聚集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快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功能,不断提升滨海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10年,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项。
(一)高标准完成滨海高新区一期规划建设。建立滨海高新区小政府、大服务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部市共建、土地证券化融资等新机制,制定滨海高新区的支持政策。2008年完成起步区及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研发孵化中心、风险投资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滨海高新区各专业研发转化基地规划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招商,做好入区项目筛选,着力聚集高水平研发机构、高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到2010年,滨海高新区完成一期建设,聚集海内外研发机构300家,孵化企业700至800家,聚集海外研发和创业人才1万人,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领航区。
(二)建设高水平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成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天津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与美国亚历山大公司共同建成国际化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建设从研发到产业化各环节比较完善的、国内一流、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继续举办好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打造我国生物经济国际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使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到2010年,吸引研发团队100个,研发型企业50家,实施生物医药研发项目100个,取得新药证书10个以上,其中一类新药证书3至5个,带动形成新增产值100亿元。
(三)建设工业生物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研发大楼,与中科院共建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发酵过程与模拟仿真等支撑平台。建成现代酶工程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研发转化项目。到2010年,取得专利技术60项,聚集高端人才40人开展工业生物技术研发项目约70项,开发出3至4项生物材料、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成为国家级工业生物研发转化基地。
(四)建设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资源优势,建设民用航空航天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建立航空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高校设立航空航天院系。到2010年,民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聚集50家民航科技企业,建成2个省部级以上研发中心,成为中国民航科技研发和转化的重要基地。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储备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构筑滨海新区人才支撑高地。要着眼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着力建设支撑中新生态城发展的教育基地。
(一)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建设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特点,整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优势资源,与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软件企业合作,共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调整教学实施方案,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组织开发与专业前沿相衔接的课程内容,构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教改课题立项,着力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好学习内容滞后的问题,推进“双师制”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院校和相关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互动机制。2008年,初步构建起与产业相适应的产学研一体化协作平台,形成与新的培养方案相衔接的课程体系。2009年6月在天津工业大学完成8至10万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到2010年,形成产学研教育一体化协作机制,基本实现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二)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南开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科优势,在滨海新区高水平筹建滨海国际金融研究院,努力使其成为集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管理和国际交流于一体,与北方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建立高校与金融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建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实训基地,拓展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的链条。针对金融专业特点,在国外建立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与国际金融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广案例和情景模拟教学,吸收最新金融研究成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开展高层金融发展国际论坛。
(三)高水平举办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立足“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制度建设的战略高度,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衔接,体现职业特色,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健全组织机构,培训竞赛选手,完善竞赛项目,推动场地建设,搞好赛务工作。要以技能大赛带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带动天津职业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到2010年,基本搭建起集技能大赛、职业教育论坛和教学仪器设备展销于一体的现代服务平台,初步建立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的大赛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科学合理、运转有序、充满活力、开放创新的制度体系。
(四)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加快实施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08年底,实施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个应用系统平台,覆盖学历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专题教育和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实现管理、学习、练习、考试、统计、分析的一体化,满足千万级用户注册管理、10万人同时登陆在线学习、5万人同时在线研修的数字化学习需要。2010年,启动服务平台二期建设,进一步整合终身学习资源,完善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服务体系。
(五)结合中新生态城建设筹建一所以生态环保为特色的高等院校。采用中外联合办学的新机制,搭建聚集国内乃至世界优秀人才资源的平台,形成环保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优势。推进与生态环保企业的密切联系,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办法和弹性学习制度。2008年8月,提出中新生态城环保高等院校建设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开始招生。通过建设,逐步使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环保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三、构筑产学研联盟,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的前台。重点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强化科技、教育和产业部门的紧密合作,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一)建设产学研联盟。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启动建设6个产学研联盟。
1.建设中新生态城产学研联盟。根据中新生态城建设需要,组织京津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开展绿色建筑、生态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系统集成,做大做强一批生态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筛选20项先进适用技术供中新生态城应用,为我市生态城市和中新生态城建设提供支撑。到2010年,带动我市环保科技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2.建设现代中药产学研联盟。密切校企协作,持续实施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筛选、突破具有市场前景的中药大品种的关键技术,探索传统名优中药的现代化提升模式。到2010年,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种由目前的3个增加到10至15个,1至2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带动全市中药年产值翻一番,形成240亿的产业规模。
3.建设软件和IC设计产学研联盟。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IC设计科研教学力量,在市高新区和市开发区建设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为我市软件和IC设计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EDA工具、人才培训、企业孵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外包产学研联盟和市开发区、保税区和市高新区3个一定规模的外包服务基地。到2010年,引进超过5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成电路设计年产值超过30亿元;带动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实现350亿元,出口15亿美元,其中服务外包额达到60亿元。
4.建设新能源技术产学研联盟。筹建国际能源科学与工程联合研究院,联合实施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新能源重大项目,拉动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5.建设创意产业产学研联盟。发挥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人才优势,推广应用动漫、游戏、设计、服饰开发等共性技术,为河北区、红桥区等创意产业园和宝坻服饰产业基地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到2010年,引进培育创意企业300家,实现产值120亿元,并带动衍生产业发展。
6.建设移动信息服务产学研联盟。依托移动通信运营商,发挥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移动支付等关键技术,建立移动支付平台,形成一套完善的手机支付体系,结合中国移动通信的12580综合语音系统,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达到50万。到2009年,预计完成12亿元的金融交易,促进天津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发展。
(二)健全面向产业的公共研发体系。整合优势科教资源,引导各类公共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开发行业共性技术,搭建面向产业的研发服务平台,使之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依托。面向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启动新一轮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完善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政策服务等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
(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创建各类专业孵化器,集中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创建大学科技园,组织全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创办科技型企业,加速高校已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我市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资源与环境等十大重点领域,以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一)突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围绕软件、集成电路、现代医药、工业生物、绿色能源、纳米技术、半导体照明、民航科技、海洋技术、科技服务业等高技术领域,集成科技资源,重点攻克100项核心技术,占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
(二)突破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攻克基于新型活化功能材料的燃油锅炉、内燃机等系列高效活化技术等10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及产品,在石化、电力、化工、冶金、建筑等高耗能行业建设10个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工程。
(三)突破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突破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大规模海水循环冷却等7项关键技术,建立滨海工业带产业污染源控制与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新型工艺等8项技术集成应用科技示范工程,使我市万元GDP水耗低于20立方米,COD排放量低于5公斤,非常规水源利用总规模每日达到10万立方米,年海水直接利用总规模达到40亿吨。
(四)突破重大疾病预防与诊疗关键技术。围绕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建立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支撑平台和医疗科技服务平台。突破乳腺癌体、肝移植、糖尿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等关键技术。制定肿瘤生物治疗行业规范,建立我国恶性肿瘤体细胞治疗规范化技术体系,活体肝移植供肝评价选择,肺癌、糖尿病、冠心病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新技术规范,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器官移植、糖尿病、心脏病诊疗4个治疗中心。
(五)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建设跨区域的汉沽区、东丽区、蓟县玫瑰香葡萄种植和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滨海海珍品设施化养殖星火产业带。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农业废弃物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态节能型建筑等5类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从村、乡镇、区县三个层次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到2010年,完成30个科技示范村、12个科技示范乡镇的建设,在2个科技示范区县建成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5类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在全市60%以上的村得到推广应用。
五、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方向,超前部署,滚动实施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支撑。到2010年,重点培育的10个新兴科技产业总产值达到3250亿元。
(一)精心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科技项目。切实推进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每年组织实施30个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实施重大项目的机制和措施。
(二)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发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引导作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尽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力度,引进一大批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启动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申请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达到10家;认定市级创新型企业50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后备军。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投入,以股权投入、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的方式加强对初创期、成长期和上市发展期三个阶段企业群体的分类扶持,促进科技型企业上市发展,培育一批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科技型大企业集团。
六、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在前列。到2010年,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公众科学素养指标达到8%以上。
(一)深化科教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实施滨海新区科技与人才体制改革专项方案,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科技与教育融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切实落实好国家和我市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增强创新实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加强对科教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充分发挥天津市科教兴市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将科教兴市工作实绩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考核体系。依法加大市级和区县财政科教投入。实施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