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众多改革举措中,对外商投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是最大亮点之一。《金证券》注意到,备受瞩目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涉及16个行业门类。其中,在金融领域中,外资的投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仍受限制。
外商投资未全面放开
据了解,我国目前对外商投资管理使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相当于“正面清单”,对于敏感领域、股权比例等作了限制,汽车(行情 专区)业、航空业、建筑业、能源业等都被纳入其中。所谓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是一个国家禁止外资进入或限定外资比例的行业清单。
对比正负两份清单,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表示,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符合预期,未来范围将持续缩小。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显示,在自贸区,对外商投资的部分领域仍未完全开放。比如,在金融业方面的规定是,限制投资银行(行情 专区)、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限制投资保险(行情 专区) ( )公司、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限制投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外方总资产不低于500万美元。
负面清单影响不大
“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金融业等行业有一定的限制,这在发展初期是必然的。”上海一家权威券商研究员昨日告诉《金证券》:“以金融业为例,这些因素的项目和资金流管控难度比较大,肯定要谨慎放开。”
这位研究员指出,负面清单并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比如,对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比例,原本就是不超过49%,前期已经放开,但合资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开展一般,也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不过,根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戴海波所说,负面清单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模式,这次制定的负面清单是2013年版,以后可能会随着改革发展而进行调整。
金融政策小步快走
事实上,自贸区在发展初期,金融政策仍然非常谨慎。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员向《金证券》指出,不光是对外商在金融业的投资限制,从整个方案的金融政策来看,也略低于市场预期。比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都强调了必须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先行先试。
在这位研究员看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仍将遵循小步快走的原则,在条件未具备之前,不宜对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抱以太大的期望。
他指出,此前,前海合作区在设立之初也提出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争取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但时至今日,前海合作区也只是实现了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跨境贷款类似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