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0-17    浏览次数:3

  京政发[2016]44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2日

  - 1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

  - 2 -

  目录

  一、把握新机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迈向新征程

  (一)形势与使命

  (二)基础与条件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实施知识创新中心计划,建设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一)央地协同,共建国家原始创新中心

  1.全面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

  2.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3.推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二)超前部署,抢占世界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

  1.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2.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3.面向全球产业变革,实施大科学计划

  (三)夯实基础,强化学科、基地和团队建设

  1.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布局

  2.推动多方共建研究基地,夯实基础研究根基

  - 3 -         3.大力培育研究团队和人才,提升基础研发能力

  (四)创新机制,培育知识创新乐土

  1.创新支持模式和评价机制

  2.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3.营造适宜于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区字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1.实施首都蓝天行动

  2.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行动

  3.实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

  4.实施重大疾病科技攻关行动

  5.实施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

  (二)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引领新经济发展

  1.瞄准“高精尖”领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2.依托“互联网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3.以“设计之都”建设为龙头,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4.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引领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三)制定科技冬奥行动计划,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好科技支撑

  - 4 -       五、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开放共享新格局

  (一)优化首都创新布局,夯实协同创新发展基础

  1.加强空间统筹协调

  2.推进差异化发展

  3.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二)建设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形成区域协同创新中心

  1.优化协同创新格局

  2.建立协同创新三大机制

  3.构建协同创新三类平台

  4.开展协同创新若干试点

  (三)促进区域资源成果共享,服务全国创新发展

  1.构建区域创新合作网络

  2.实施创新资源成果共享工程

  3.推进重点合作区域和领域优先发展

  (四)把握国际化重大机遇,形成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

  1.营造国际化创新环境

  2.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3.支持国际化科技创新合作

  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建成全球创新人才首选地

  (一)打造中关村制度创新升级版

  1.系统推进新一轮改革试点

  - 5 -         2.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3.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二)建设全球创新人才港

  1.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

  2.完善人才梯度培养机制

  3.探索人才自主流动机制

  4.健全创新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1.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3.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

  (四)加快推动政府创新治理现代化

  1.强化科技创新法制保障

  2.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3.深化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

  4.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5.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

  - 6 -         一、把握新机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迈向新征程

  (一)形势与使命

  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引领创新方向,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创新时有发生,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等产生深刻影响,科技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创新部署,美国创新战略、日本新成长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等相继应运而生。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坚持全球视野,坚持创新自信,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支撑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典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发展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发动创新的“新引擎”,推动改革的“点火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产 - 7 -       品、新业态、新产业,创造新供给,引导新消费,实现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

  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新方向。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通过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并推动创新资源带动津冀、服务全国。同时,全力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和自主创新源头,让科技创新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勇当区域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

  (二)基础与条件

  高端创新要素不断聚集。截至2015年底,在京两院院士766人,约占全国的1/2。各类科研院所412家,位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70家,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约占全国的1/6。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3800家,管理资金总量约1.6万亿元。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5%,居全球领先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承接了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涌现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核电技术、碳基集成电路、遗传诊断技术、三维感知技术等一批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6个科技基础设 - 8 -       施在京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基地)开始运行。截至2015年底,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1.3件。“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0%,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

  “高精尖”经济结构初步显现。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创造了全市45.2%的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820.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1%,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9%。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加值达到5557.4亿元,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24.2%。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十二五”时期,针对“大城市病”治理难题,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累计分别下降24.5%和20.2%。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等重大改革措施,“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政策突破了一系列机制障碍,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实施“1 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其中1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涌现出一批基于“互联网 ”的融合式发展新业态。率先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三网融合试点、电子商务试点。诞生了一批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创新型孵化器,创业孵化服务新兴业态初步显现。

  - 9 -         辐射引领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452.6亿元,占全国的35.1%,其中70%以上的技术辐射到国内其他省区市和国外地区,持续推动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建设稳步推进。与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370余家。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和中意创新合作周等系列活动,品牌效应明显提高。

  但同时,本市在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全球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在支撑“高精尖”经济结构、治理“大城市病”、发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政府服务创新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因此,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入融合,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是“十三五”时期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 - 10 -       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全面创新改革为主线,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服务全国和国际开放合作,更加注重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改革。将改革贯穿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衔接,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激发创新主体和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与潜能,强化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坚持人才优先。将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更加注重对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优化配置,更加注重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更加注重 - 11 -       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坚持开放合作。将北京的发展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立足世界前沿科技和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区域发展新跨越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北京建设,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建成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形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科学中心。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核心和产业共性技术,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优化。

  1.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达到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高被引论文数占全国比重达到30%。通过专利合作协定(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2.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3%。科技服务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 - 12 -       9%右。诞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品牌,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的新业态。

  3.开放协同取得新突破。全面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输出到京外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围绕产业链布局一批具有产学研协同特征的科技企业集团,推进其在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

  4.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聚集一批站在国际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研发总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0%左右。各类孵化机构在孵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全市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达到24%。

  三、实施知识创新中心计划,建设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一)央地协同,共建国家原始创新中心

  1.全面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

  主动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全力配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争取更多重大任务在京实施。鼓励和支持在京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接重大专项项目。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加大对资源环境、人口健康、能源交通、信息、材料等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配套支持力度。鼓励市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联合基金,共同资助若干优势领域和方向的基础研究。

  - 13 -         2.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更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北京,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积极配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加快推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为原始创新提供开放共享平台。积极推动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支撑未来网络基础研究开发和产业创新的基础性公共平台。

  3.推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以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为导向,推动建设跨学科综合型国家实验室。继续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会商合作,全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建设。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的院市合作机制,积极配合“率先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卓越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与中央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等合作,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中心建设。加强军民融合,鼓励在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国防科技前沿创新工作,促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

  专栏1:“三大科技城”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中关村科学城。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聚集产学研创新主体和产业高端要素,集中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及应用技术创新园、航天科技创新园、航空科技园、宽带技术产业创新园等专业园区,打 - 14 -       造新型特色产业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信息科学、基础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为创新发展提供储备和支撑;在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导航等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增强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三维(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推动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孕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形成国家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重要源头。

  怀柔科学城。以建设大科学装置为核心,重点拓展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共同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大科学装置。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中国科学院怀柔科教产业园,搭建大型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聚集区,建设综合型和专业型国家实验室。汇聚优势科研机构,不断涌现原始创新成果,打造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新地标。

  未来科技城。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集成在京科技资源,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强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集聚区。围绕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民用飞机设计等领域,产生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建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

  - 15 -         (二)超前部署,抢占世界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

  1.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紧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围绕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关键问题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支撑和技术储备。

  专栏2: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和方向

  信息科学。包括电子系统与软件基础理论、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理论、新型电子器件与传感器设计理论等。

  材料科学。包括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材料基因组研究、先进材料制备科学、新材料设计及新工艺机理与方法等。

  生物医学。包括脑医学、重大疾病分子与细胞基础、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制、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重大传染病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大分子结构、干细胞发育与分化、生物种质资源、生物信息学基础等。

  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生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现代育种理论与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林草综合系统的可持 - 16 -       续发展等。

  环境科学。包括生态与环境演变、环境污染的机理与控制、大气规律和气候变化、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等。

  能源科学。包括高性能热功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基础研究、节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智能电网的基础研究等。

  2.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面向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部署一批科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研究项目,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增强破解重大技术瓶颈能力。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升高技术研究能力和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专栏3: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和方向

  信息技术。重点研究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光子信息处理、海量数据处理、智能感知与交互等重点技术,开展未来互联网,智能数据感知、采集、存储与应用,卫星移动通讯,下一代广播电视等重大技术系统和战略产品研发。

  生物医药技术。重点研究基因组学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生物治疗技术、分子诊断和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药靶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等。

  先进制造技术。围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开展微纳制造技术、重大装备技术、仿生制造、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 - 17 -       术、智能机器人等研发。

  资源环境技术。重点研究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清洁空气技术、大气环境预报预警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等。开展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等研发。

  新材料技术。开展纳米器件、超导材料、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高效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研发。

  新能源技术。重点围绕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开展氢能源、能源转换、新型储能技术等研发。

  导航技术。在先进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领域,开展全球空间信息主动服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系统研发。

  3.面向全球产业变革,实施大科学计划

  加强顶层设计,将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应用紧密结合,集中力量实施脑科学计划、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研究计划、纳米科学研究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专栏4: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未来研究与应用计划

  脑科学研究计划。以“脑认知与脑医学”中的重大科学与临床问题为研究重点,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脑认知与脑医学研究支撑平台,研发一批创新性关键技术,为脑重大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提供技术支撑。在“脑认知与类脑计算”方面,建成支撑脑认知与类脑计算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公共平 - 18 -       台,着力在类脑计算理论基础研究、类脑计算机研制和类脑智能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类脑计算机软硬件研制系统。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研究计划。基于卫星的广域量子通信以及大尺度量子计算、量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远距离量子通信与空间尺度量子关键技术等。

  纳米科学研究计划。围绕纳米技术及材料,针对纳米光电子器件、碳材料、碳基纳米器件、纳米药物、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纳米能源、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纳米技术标准、表征技术、环境纳米材料等开展研究。

  (三)夯实基础,强化学科、基地和团队建设

  1.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布局

  部署前沿探索和跨学科研究工作,培育新兴交叉领域,开辟新的学科方向。加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网络数据科学、量子信息学、生物医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完善。鼓励高等学校开展国际评估,扩大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化进程。重视基础研究与教学结合,使科技和教育形成合力,以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发展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推动多方共建研究基地,夯实基础研究根基

  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前布局未来发展。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20个左 - 19 -       右的“高精尖创新中心”。积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共同建立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在京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网络。

  3.大力培育研究团队和人才,提升基础研发能力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团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大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研究群体。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做出卓越贡献、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共建基础研究团队。鼓励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

  (四)创新机制,培育知识创新乐土

  1.创新支持模式和评价机制

  转变项目支持方式,推动由项目支持向人才团队支持转变,由阶段支持向长期连续支持转变,由预定目标向开放式探索研究转变。总结并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管理模式经验,支持科研院所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创新链接,建立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服务体系,形成充分体现创新价值的人才激励机制。

  2.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开放共享,建立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制度,邀请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在京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学术组 - 20 -       织。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吸引非政府组织、国际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脑研究计划和清洁能源计划等全球重大科学计划。

  3.营造适宜于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

  强化尊重科学规律、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弘扬自由探索、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研究精神。建立基础研究保障机制,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非共识科研项目,给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扶持,优化科研管理体系,创新基础研究管理制度,让研究者“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

  四、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区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1.实施首都蓝天行动

  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科技手段破解首都大气治理难题。持续开展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特征与成因研究,以及超细颗粒物(PM1)污染特征与成因前瞻性研究。开展重污染天气综合观测与区域雾霾成因分析,围绕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继续围绕挥发性有机物(VOC)、氮氧化物(NOx)、氨(NH3)等特征污染物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装备开发,并在供暖、餐饮、石化、养殖以及农村散煤燃烧等重点污染源开展工程示范应用, - 21 -       推动一批成熟科技成果在津冀地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中落地应用。开发室内典型污染物快速检测及净化技术,构建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规范体系。开发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储能、半导体照明等技术和产品。开展区域移动源排放特征、监管及控制技术研究。推动完善大气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合推动京津冀车辆实现燃油排放标准统一。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营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生态环境,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典范城市。

  2.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行动

  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建设节水型城市,保障首都水资源安全。推动符合首都特色的固体废物高附加值再利用技术开发,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加快土壤修复技术在工业场地污染和农田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加快绿化新品种繁育,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功能。开展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与治理、高品质再生水深度利用、复合型污染场地修复等前瞻性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和鼓励垃圾分类、再生水与再生产品使用等,为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 22 -         3.实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

  构建京津冀食品安全协同防控科技服务体系,形成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科学、高效监督管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在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保障、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等领域,重点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研发与应用,研发高通量、高精准、非定向检测技术,开发智能化、数字化新型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等。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搭建多品种、全方位、高效率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物流全程追溯信息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水平,实现肉蛋奶、米面油等重点产业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4.实施重大疾病科技攻关行动

  深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以科技改善市民健康为理念,继续实施“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重点在脑认知与脑医学、精准医学、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加强“首都十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的关键技术研究,并推动重要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注重中医及公共技术平台的搭建,完善北京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建设。针对罕见病、疑难疾病开展技术攻关,巩固和保持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优势学科的学术地位,为保障市民健康提供科技支撑,为建 - 23 -       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做出贡献。推进致残基因筛查研究应用,探索建立残疾风险识别和预防干预技术体系,开发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5.实施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

  围绕城市建设与综合运行、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老龄化社会管理等方面,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智能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研发,集成一批高效实用技术和装备,创制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开展交通大数据分析、评估和预测系统建设,推进交通设施和车辆物联网化,加快交通资源协同利用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交通效率和低碳化水平,完善公众出行信息一体化服务。继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中的示范应用,组织新一代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开发,支持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可靠保障等方面开展应用。强化城市综合运行监控与重点行业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应急救援装备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推动城市应急保障由人力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加快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园、产业园和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建设。引导建立养老产业创新体系,加快技术攻关和产品设计研发,推进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建立养老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二)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引领新经济发展

  - 24 -         1.瞄准“高精尖”领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1)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跨越工程

  以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动北京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提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在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通用芯片、网络空间安全等特定领域形成优势。掌握高性能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智能网联驾驶关键技术等,推动量子计算、脑认知与类脑计算、云计算、虚拟现实和大数据等发展。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制造物联网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支持海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互联网应用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朝阳电子城等园区和基地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推进数据平台共享,完善数据共享利益分配规则与政策,培育新兴业态。

  (2)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继续深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对“十二五”期间培育的重大创新医药品种加强跟踪服务,做好创新端和市场端的衔接,加快推动转化落地。加快医药创新品种开发,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一批创新引领企业、一批高端服务企业。在单克隆抗体生物新药、创新中药、多联多价新型疫苗、 - 25 -       三维(3D)打印人工植入物、新型医用材料、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制剂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和产品突破。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开展高通量基因诊断、分子免疫、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创新及应用。加强对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和儿童药的引导和培育。推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保持产业持续创新发展动力。

  专栏5: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G20)工程

  “十三五”时期,继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加强医药服务业与医药制造业协同,逐步完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

  到2020年,培育3—5项引领世界的生命科学领域原创性前沿技术;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Ⅰ类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品种,推动100个以上新品种申报或开展临床试验、20个以上新产品投产上市;新增10个以上销售额达到5亿元的品种、5个以上销售额达到10亿元的品种;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引领企业,5家以上规模超过50亿元、行业竞争力国内领先的领军企业;培育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1—2个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医药行业利润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产业规模突破1800亿元。

  充分发挥注册审批、招标采购等市场端政策对创新的拉动作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继 - 26 -       续巩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和海淀、昌平区为主的“一南一北”产业格局。推动建立高端制造代工平台、高端通用名药一致性评价平台等行业急需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现有成熟平台的服务效率和技术水平。推动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京津冀生物医药板块在全国的竞争力。

  (3)实施能源产业技术跨越工程

  加强京津冀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对全国能源科技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和设备研发,重点推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提高检验检测认证、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能力。支持核电先进堆型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推动昌平区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延庆、平谷区绿色能源技术和装备研发,优化新能源产业全链条资源布局。

  (4)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协同推进智能网联驾驶科技创新发展,将本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能网联驾驶创新中心、测试中心、示范中心和产业基地。开展纯电动汽车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及规模化示范应用。围绕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电池环保回收等技术领域,集聚研发优势,突破核心技术,推进动力电池前沿技术从研发向产业过渡。创立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专用、私人自用 - 27 -       和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构建城区快速补电网络,打造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强化新能源汽车利用的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示范、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商业模式创新。贯彻落实税收政策,完善融资、土地等产业扶持政策。

  专栏6:新能源汽车创新布局

  聚焦市场需求,推进以整车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布局,到2020年,建成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中心,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部署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开发及示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建设国际一流的智能网联驾驶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突破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关键基础技术研发与应用,形成智能网联驾驶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建立健全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安全和隐私保护体系、智能网联数据平台和测试认证外场环境,形成智能网联驾驶技术自主研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跨行业协同机制,开展特定领域智能网联驾驶示范运营。

  新能源汽车整车。全面建成大兴、昌平、房山区三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北汽集团、长安汽车等整车企业,全市纯电动汽车产能达到50万辆,实现整车单位质量能耗达到8.9千瓦时/100公里·吨。

  - 28 -         动力锂离子电池。形成3-4个核心企业,产能不低于1000万千瓦时,实现量产单体电池比能量≥300瓦时/公斤。

  驱动电机。量产驱动电机比功率达到4千瓦/公斤,电机寿命达到15年或40万公里;技术创新方面,实现硅基半导体功率模块(IGBT)及碳化硅芯片国产化,完成轮边轮毂电机整车集成及示范应用。

  燃料电池汽车。完成燃料电池轿车工程化开发,车辆续时里程达到500公里;实现燃料电池商用车批量生产。

  (5)实施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跨越工程

  推动京津冀区域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建立区域技术开发、装备制造、推广应用技术体系,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高端化、规模化发展。以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重点污染源污染控制等领域为重点,开展能源先进燃烧、余热回收利用、烟气深度处理等核心技术和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推动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建立新型能源网络,实现能量交易与共享。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土壤修复、生态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在建筑、工业等重点耗能领域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管理等第三方治理模式发展,做大做强以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为特色的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业。加快节能环保企业在海淀、通州区等地聚集,鼓励在河北省联合建立装备制造基地,提高配套能力。完善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法规和节能产品惠民政策,以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支持节能环保试点示 - 29 -       范工程,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6)实施先导与优势材料技术跨越工程

  以先导材料、优势材料为核心,加快三维(3D)打印材料、磁性超导材料,以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和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研发,提高特种材料自给能力。推动海淀区石墨烯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推动怀柔区纳米材料、房山区石化新材料、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

  搭建检验检测认证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材料专业孵化机构、专业加速器建设,建立纳米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和基因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带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7: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部署

  对接国家新材料重大科技任务部署,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项目落地北京。围绕材料器件研发与应用,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即“1234”总体布局:“1”个基地,即承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重大创新基地建设;“2”种材料,即重点聚焦碳化硅、氮化镓两种材料;“3”条主线,围绕光电子、电力电子、微波射频三条应用主线;“4”项任务,即关键技术突破、创新链条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