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05-15    浏览次数:1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4年4月29日

天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津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稳中有进有优,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幅达到预期目标。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70.16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078.3亿元,增长18.1%。单位GDP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5%、2.8%、3.4%和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0.43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1285.28亿美元,增长11.2%,其中出口490.25亿美元,增长1.5%。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68.29亿美元,增长12.1%,引进内资3120.82亿元,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新增就业48.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

  (二)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努力克服外需低迷、内需市场不旺的不利影响,精心组织运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10项措施。工业总产值达到2.64万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万亿元,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建成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5万家,累计达到4.92万家,新增小巨人企业636家,累计达到2435家,主营业务、利润收入等增速均高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在抗肿瘤疫苗、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超级计算、绿色高能电池等前沿技术创新上取得新成果,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家。全国首家国家"863"成果展示交易平台启动运行。全市专利拥有量达到6.85万件,增长31%;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2万件,增长59.6%。

  服务业平稳发展。全面落实服务业发展30条意见,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启动实施物流业"一区三港"(武清区和海港、空港、北辰陆路港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发展方案,出台中心商务区、都市产业园和中心商贸区、现代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案,推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1%。沿海、公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25%和15.8%,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标准箱。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4.9%和13.4%。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0.5%,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5%,"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2%和13.2%。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64.54万人次,增长1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2%。

  (三)内需拉动基本平稳,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始终把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建成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有力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举办各类展会255个,同比增长28%,促进假日消费、休闲消费、网络消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增长21.2%;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投资增长20.4%。新推出大项目好项目170项,1610项重大项目当年竣工200项,累计竣工1169项,当年完成投资26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逐季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电商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70.5亿元,增长79.8%。流通规模不断扩大,金属材料、煤炭及制品、汽车等持续旺销。民营经济形势喜人,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6.7万户,注册资本1.29万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566.25亿元,增长24.5%。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民间投资增长23.5%。

  (四)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三个层面联动发展。滨海新区保持较快发展。召开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动员大会,出台支持新区发展10项措施,在财税、金融、规划、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创新试点取得新进展,飞机租赁份额占国内市场的90%;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基本建成,一批公建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泰达MSD(现代服务产业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心商务区7栋楼宇投入使用;滨海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长城汽车二期、阿尔斯通等130个项目竣工,大众汽车变速箱、SM城市广场等360余项基础设施和高端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区县经济实力增强。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推动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培育强区强县强镇。粮食生产连续10年丰收,总产量174.71万吨,增长8%。31个示范工业园区中有27个启动拓展区建设;示范小城镇新开工建设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竣工600万平方米,第二批98个村"三改一化"试点稳妥推进,已有48个村完成改革任务。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楼宇资源,全市在营商务楼宇累计达到543座,全年税收收入超过亿元的楼宇达到120座。丽思卡尔顿酒店、米立方、欢乐谷等商旅设施建成开业,民园广场改造工程收尾,津湾广场二期主体完工,绿荫里、六纬路南站、棉三等地块加紧施工。区县财政收入增长21.6%,工业总产值增长20.5%。

  (五)美丽天津建设全面展开,城市载体功能增强。扎实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四清一绿"行动全面展开,创建了120个美丽社区和225个清洁村庄试点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污染防治和雾霾天气治理,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提前供应国IV标准汽油。新建提升城市绿地面积16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园44个,西青郊野公园一期基本建成,东丽等郊野公园加快建设。生态市建设初见成效,166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完工,基本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陈塘庄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一套机组基本建成,配套供热管网工程全面完工,全市完成32座供热锅炉改燃并网工程,淘汰140万吨炼铁、229万吨水泥落后产能和7万辆"黄标车"。

  市政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着力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打造交通枢纽。地铁2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天津南站配套交通工程试运营,中心城区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日均客流量近70万人次,地铁5、6号线70个车站全面开工建设。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完工,滨海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主体竣工,津秦客运专线开通运营,高铁于家堡枢纽站钢结构穹顶基本完成,唐津扩建、塘承二期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外环线东北部调整线工程开工建设。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