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第一批专项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3-07    浏览次数:6

各市州工信委、省属企业、有关单位:

  根据《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工信发〔2011〕651号)要求,为组织做好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预算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

  1、六大行动计划专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改造提升轻工、食品、纺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食品企业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由消费品产业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2、六大行动计划专项(新材料及现代高载能产业)。围绕发展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发展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项目,支持配套企业发展。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优势高载能产业链。(由原材料产业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3、六大行动计划专项(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持国家及我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重大装备技术研发项目、重大成果产业化及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新能源发电设备及关键配套零部件;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大型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国际先进水平石油钻采、炼油化工及煤化工成套配套设备;中高压输配电成套设备及电器元件;矿山采、选矿设备,有色、冶金冶炼、压延设备,煤炭综采设备;真空获得与应用技术与设备,农业机械,新型高档泵、阀、轴承及紧固件等基础件,铸造、焊接等基础工艺技术设备;大型环保、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优先支持属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由装备产业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4、陇药产业发展专项。围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及健康产品、化学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重点支持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新型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新版GMP改造提升、现代化仓储物流及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等。(由陇药产业办公室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5、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重点支持节能、节水、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项目。节能方面重点支持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等重点节能改造项目,节能监察、监测等节能能力建设项目。节水方面重点支持矿井水利用和具有示范意义的高用水行业节水改造项目。循环经济方面重点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及循环化改造、再制造产业化、重大循环经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支持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冶炼废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废弃木材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废旧服装、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示范项目。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支持工业污水处理、工业三废排放技术改造项目。(由环境资源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6、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重点支持企业研发设计智能化、工艺装备数字化、生产执行系统集成化、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改造提升项目;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项目;工业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项目。社会信息化重点支持市(州)级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三网融合建设项目。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农情监测、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信息化项目;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由信息化推进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7、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电子产品制造及软件服务业)。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专用材料、公共服务,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电力电子器件等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移动通信终端、核心芯片及测试设备为主的通信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微小型表面贴装元器件、其他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性能传感器、高频频率器件等)、物联网传感器、高端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材料、新型绿色电池及材料、其他新型电子材料(电子级多晶硅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LED研发及产业化、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等电子基础产品领域,重点行业软件研发和示范应用、嵌入式软件、数字内容、云计算平台、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标准研制及验证、软件测试及质量保障、平台资源库等)、系统安全产品和数据安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信息安全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等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工业控制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耗材、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物联网相关设备、数字化3C产品(电子书、导航终端、手机电视等)、应用电子产品与工业监控系统等计算机产业及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由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8、军民结合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等产业化项目,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民爆器材项目,电子信息制造、民用雷达、电真空器件、显示器件、光学玻璃等电子信息和光电产品项目,特种车辆、特种电机、特种电源、特种涂料、等民参军项目,对外贸易和军民出口的投资等符合国家及省有关军民结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项目,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项目等。(由军民结合推进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9、继续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增容扩区、循环化改造、产业规划编制,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支持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培育及配套产业项目。2012年已经安排补助资金的园区不得重复申报。(由规划发展处牵头进行项目综合平衡)

  重点项目前期经费。支持列入《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导向(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的项目、省列千亿级产业链项目。(由规划发展处牵头组织项目初选工作)

  10、对省工信委以“会议纪要”、规划、支持意见、实施方案等形式明确承诺的市州、县区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11、各市州所有申报项目要求在《2013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导向计划》及“3341”项目工程五大实施方案项目库中筛选。

  二、申报条件

  1、 申报的项目要符合国家和省上有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工艺技术先进、特色突出、有竞争优势,辐射带动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2、项目实施单位已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场所和技术储备。

  3、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必须是国家工信部、省、市(州)、县(区)工信委(局)、有审批权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核准、备案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经兰州新区工业项目审核论证专家组评审通过的项目及“出城入园”项目,可由兰州新区直接向省工信委申报。

  4、申报企业及项目信息已经录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

  5、申请支持的项目要求已完成核准或备案、土地、环保、节能审查等前期工作,已开工实施,或者能在2013年底之前开工建设。有关产品和服务要具备相应行业的资质和认证。

  6、申报项目的企业银行信用等级AA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本年度内同一法人企业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7、根据省工信委《关于做好省预算专项项目竣工验收和进度统计工作的通知》(甘工信发〔2013〕43号)要求,各市州在项目申报前,须完成2012年中央、省预算支持项目的进度统计工作。

  三、申报材料要求

  项目申报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由申报单位自行编制。

  1、申报六大行动计划、陇药产业、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的项目按附件一要求的内容和格式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填写项目基本情况表和项目汇总表;

  2、申报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的项目按附件二要求的内容和格式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填写有关表格。

  (二)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资料:

  1、工信委(局)对申报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2、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银行的贷款合同及进账单。

  3、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国家限制类项目需要进行能评,并由节能评估机构出具能评报告。

  4、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5、申请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规划编制费用及重点项目前期经费项目报告须由市(州)工信委审核转报。

  四、申报程序及时间

  1、各市州要按照项目支持范围和申报条件,认真组织遴选有关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做好项目申报的初审工作,认真核实项目的真实性。

  2、省属企业项目按照属地化由各市州工信委统一报送(不占用市州项目数额)。

  3、项目申报材料于2013年3月20日前分别报各专项初选处室及规划发展处各1份(包括电子版)。

  4、项目填写表格及填写说明可在省工信委网站下载。

  各处联系方式如下:

  规划发展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43(传真)

  电子邮箱:gansulys@163.com

  原材料产业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89

  电子邮箱:gxw4609289@163.com

  装备产业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61,4609257(传真)

  电子邮箱:4609257@163.com

  消费品产业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55,4609209(传真)

  电子邮箱:1111zjb@163.com

  陇药产业办    联系电话:4609103

  电子邮箱:gslycyb@163.com

  环境资源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62(传真)

  电子邮箱:gsgxwhzc@163.com

  信息化推进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96、4609245(传真)

  电子邮箱:gsxxhtj@163.com

  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处

  联系电话:0931-4609180、4609179

  电子邮箱:gsgxwyy@163.com

  军民结合推进处

  联系电话:0931-4609290(传真)

  电子邮箱:gsjmjh@163.com

附件:

1附件1

2附件2

3附件3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35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