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医药〔2016〕4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省直各中医药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中医药宣传工作,提升中医药行业影响力,凝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以及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等精神,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医药振兴发展时机,紧紧围绕全省中医药中心工作和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持续强化宣传队伍、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工作水平,构建大联合、大宣传格局,为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引领、舆论推动和精神激励。
(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着眼于建设中医药强省,推进健康河北战略,围绕国家和我省卫生计生领域重大部署和中医药中心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宣传好中医药作为“五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切实发挥好宣传工作在促进中医药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和新闻传播规律,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变化,大力推进宣传理念、宣传内容和方式手段的创新,推动相关部门间的协作、传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断增强中医药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
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把宣传的目光投向基层,把视角对准群众,注重宣传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好典型、好做法,深入报道群众关心的中医药热点话题,强化中医药科普宣传和教育,运用个性化、互动化的方式,提升宣传的效果。
(三)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末,全省中医药宣传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宣传网络科学健全,传播手段日益丰富。新闻宣传对主流媒体影响力、行业媒体号召力、网络媒体引导力明显增强,科普宣传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文化宣传影响日益扩大,培养出一批社会知名度较高的科普宣讲专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普精品,打造一批具有河北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中心,深入开展中医药政策法规宣传。大力宣传《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河北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及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河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突出宣传中医药作为“五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广泛宣传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中医药参与医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及时宣传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取得的成果,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支持中医药改革发展。
(二)贴近群众,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扎实开展“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活动,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深入乡村、社区、家庭、机关、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群众欢迎的中医药知识讲座。创新科普宣传手段,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向公众普及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公益性、实用性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和水平。
(三)打造品牌,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宣传。深入挖掘燕赵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围绕我省得天独厚的扁鹊文化,策划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把扁鹊文化品牌叫响、叫亮。着力宣传“内丘扁鹊祭祀”、“保定脏腑推拿疗法”、“定州金牛眼药制作技艺”、“石家庄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结合“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以及安国中药都建设,发挥引领作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主阵地。继续做好“冀港澳台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会”、省医疗气功医院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项目,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
(四)示范引领,切实加强中医药典型宣传。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公众评选、新闻报道、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美德善行系列宣传报道,深入挖掘中医药工作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在全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培树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一批爱岗敬业、管理先进的医院带头人,一批扎根困难地区、服务百姓的乡村医生,一批热爱中医、深入群众的科普专家,一批温暖人心、弘扬真善美的好人好事,从而有效传播正能量,营造和谐向上的浓厚氛围,扩大中医药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五)搭建平台,切实抓好中医药新闻宣传。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年度新闻宣传计划,主动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通过与报刊合办专栏、与网络合办频道、与广播合办栏目、与电视合办节目等方式,实现中医药宣传报纸有字、网络有图、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要在及时宣传发布中医药重大信息的同时,挖掘、整理中医药新闻宣传素材,适时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开展新闻调研,重点关注中医药惠及百姓健康情况,反映我省各地中医药改革举措和发展成果,将河北特色推向全国。
(六)与时俱进,积极应用新媒体宣传。改版“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政务网站,打造集成省市县三级工作动态、办事指南、信息公开、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文化科普、名医名药展示于一体的全省中医药信息平台。各市要依托卫生计生委网站,做好信息公开、政策发布、文化科普等工作,有条件的可设立独立网站。适时开通“河北中医”微信公众号,支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办微信公众号,形成省内中医药微信矩阵。同时,积极探索开办高质量的官方微博和客户端,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百姓生活,形成“互联网 中医药宣传”的新局面。
(七)扩大影响,努力做好行业报宣传。《中国中医药报》是中医药行业的主流权威媒体。各地要把学习订阅《中国中医药报》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动向本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赠阅报纸,争取各级领导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各中医医疗机构要把订阅范围尽量扩大到行政科室、业务科室和病房,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传递中医药声音。同时,鼓励中医药院校、综合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以及个体诊所积极订阅,不断提高行业报的覆盖率。中国中医药报驻冀记者、通讯员、各地中医药宣传员,要及时将本地本单位的重大活动、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向《中国中医药报》投稿,努力扩大河北中医药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宣传工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宣传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宣传。分管负责同志要抓好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配强宣传队伍。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宣传机构,明确一名专(兼)职中医药宣传员(通讯员),负责本地本单位信息稿件、数据报表的采集、整理和上报工作。要加大对宣传员的培训力度,建设上下贯通的宣传渠道。要加强信息采编报送管理,做到重点工作不漏报、亮点工作及时报、典型工作深入报。
(三)完善工作机制。省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医药宣传工作计分通报制度。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健全新闻发布、稿件审核、宣传培训、宣传考评、接受媒体采访、宣传信息报送等制度,实现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与宣传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重大舆情会商、舆情处置联动和政务信息发布等机制,制定完善突发事件中医药舆论引导工作预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保障经费投入。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争取中医药宣传工作经费,并且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要树立开放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中医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五)强化信息反馈。省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省市两级中医药宣传员(通讯员)联络群,加强宣传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信息报送效率。各地各单位要及时上报本地本单位的重大新闻、突出亮点以及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新思路、新举措等,并按要求报送中医药宣传工作相关报表。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