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根据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科技规划,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一)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
专题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研究目标:以沿江通道施工、后世博地下空间及轨道交通隧道安全为重点,完成相关设计、施工工艺、装备及工程示范,为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内容:(1)研究既有大型盾构机功能再造和隧道安全控制技术,形成满足工程安全需要的盾构装备,研究提升隧道连接部位抗震技术。(2)研究超大面积密集地下结构群落交错施工影响及设计施工控制技术,开发地下结构群落交错施工控制工艺和风险预警系统。(3)研究超深地下空间施工技术,开发以深围护结构、土体加固和高效取土、工程病害检测等施工工艺和装备。(4)研究分布式光纤感知定位和有害振动识别技术,地铁隧道承载能力及防控技术。(5)研究隧道敏感节点安全评估和新型复合材料叠合衬砌加固技术,开发相关工艺与装备。
专题二、城市建设与交通
方向1、重大工程建设技术
研究目标:以中国博览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虹梅路高架及上海机场航站楼不停航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发相关结构设计、施工工法、材料工艺及配套装置,为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1)研究大跨度超高重型钢结构、大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运营地铁线路穿越不封站施工技术,开发配套机械和装备,形成施工安全保障措施。(2)研究超大型建筑群超大体量的幕墙技术,超深大基坑的地下水控制技术,大跨度巨型钢结构廊桥设计和施工技术。(3)研究不停航状态下的大型机场改扩建施工技术、风险控制与管理技术,形成相关工艺流程和技术管理体系。(4)桥梁预制拼装相关设计、施工工法、结构体系及新材料、新工艺示范应用研究。
方向2、基于无线的智能交通管理技术
研究目标:以基于无线城市的区域交通一体化信息应用为重点,实现示范区域交通协同调控,道路平均行程车速提高10%以上;围绕航道桥梁防撞安全,建立通航桥梁主动防船撞系统,降低船桥碰撞概率95%。
研究内容:(1)研究区域交通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集成应用与信息服务技术,并在嘉定新城进行示范应用。(2)利用红外、可见光及激光等多源成像分析技术,开发具有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告警干预的船桥防撞系统并形成示范。
专题三、城市公共安全与防灾
方向1、城市内涝防治技术
研究目标:面向特大型城市内涝防治需求,掌握极端强降雨预报和径流预测技术,开发排水系统提标改造和易涝点内涝防治技术与设备,形成示范工程,有效提升上海市排水系统应对内涝能力。
研究内容:研究极端强降雨预报、径流预测、管网与河网联动防涝技术,研究中心城区典型排水系统内涝防治技术,研究中心城区易涝点内涝防治技术与装备。
方向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需求,研制超高层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掌握高层木结构构造技术;研制高层火灾电梯疏散逃生预警系统实用产品,为本市建筑施工和防灾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内容:(1)研究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的设计制造、测试技术以及内在特性,形成国产化产品。(2)研究传统楼阁式高层纯木结构塔的结构构造形式设计、施工技术和监测技术,形成示范应用。(3)电梯正常和火灾模式下疏散综合运行控制系统,电梯疏散逃生预警支持系统产品生产工装装备和工艺设计。
方向3、化工园区危险源控制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化工区区域风险评价和事故连锁效应模拟技术,建立化工区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决策平台;分析溢油事故对水体和滩涂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损害,形成适用于河口地区溢油污染事故环境污染损害评估与修复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1)研究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源空间分布、事故预警、专家知识库响应、园区规划决策响应、事故应急处置响应等技术。(2)研究长江口溢油事故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溢油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方案,修复后的长期跟踪监测与后评估方案。
专题四、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
方向1、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技术与装备
研究目标:针对焚烧炉核心装备国产化等技术需求,形成具备应用于单台能力500吨/日焚烧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制造能力,实现核心设备投资降低30%,并形成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焚烧炉燃烧热量/物料平衡、温度场/压力场/速度场分布及炉膛结构优化技术,研究自动燃烧控制与垃圾炉排炉燃烧适应性技术,焚烧烟气高效净化工艺与设备。
方向2、膜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以振动膜高效分离废矿物油、新型平板膜污水处理应用为重点,开发相关技术、工艺与装备,实现膜技术产品规模工程化应用。
研究内容:(1)开发震动膜分离脱色技术集成与成套装备,形成废矿物油再生产品应用示范线。(2)新型平板膜组件的开发、研制、性能测试评价及工程化应用研究,实现污水厂应用。(3)研究正渗透技术,开发无能耗净水工艺装置,形成系列产品。
方向3、土壤修复改良技术
研究目标:以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建设场地污染土处置、城市环境功能型绿地营建为重点,开发相关技术、工艺与设备,并形成应用示范,为改善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1)研究土壤重金属快速深度稳定化处理技术、工艺、专用药剂和移动式集成设备,建立综合评估技术体系并形成示范。(2)基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和污染土的工程性质,开发污染土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合适的土工处置技术,完成工程示范。(3)筛选不同绿地类型中影响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子和特征指标,研究建立稳定性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营建与养管技术。
专题五、区(县)科技惠民
重点支持区(县)推广先进实用成熟技术,实施科技惠民计划,形成区域示范,使科技成果惠及民众。
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及城镇发展等领域。
(二)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领域
专题一、生态环境保护
方向1、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
研究目标: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对现有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估,完成生态指标体系优化调整,为崇明生态岛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研究内容:科学评估崇明生态岛指标体系,优化现有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重构与补充部分阈值/目标值。
方向2、东滩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目标:提出基于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完整配置和景观优化的栖息地修复途径,建立个基于水鸟保护目的的水产增养殖示范基地,形成互花米草治理工程背景下的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对策和技术体系及示范,为25平方公里东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研究生态治理工程对关键物种生境的影响与食物链优化配置,研究治理工程及其周边生境调整的系统监测,“水鸟友好型”水产养殖塘构建关键技术与示范。
方向3、崇明生态河道适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目标:构建崇明岛生态河道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和规范,为岛内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和管理提供共性技术,并形成骨干河道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近自然、低成本护岸材料的崇明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河道生态水文调控与生态完整性维护关键技术,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规程、指南、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与示范。
专题二、绿色人居生态住区建设
方向、东滩生态城与绿色养老社区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围绕全国首个国家评定的绿色养老示范社区,建成8000平方米绿色三星级养老功能性建筑,实现社区内无障碍设施覆盖率100%,建筑室内老人环境宜居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整体建筑设计节能率高于65%等绿色控制指标。
研究内容:研究生态城与绿色养老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及建设指南,研究养老社区与建筑单体联动的环境监控系统、环境信息与健康生活指导平台,研究绿色养老社区医疗保健、安全保障、健康环境、服务保障等建设支撑技术及示范应用。
专题三、新能源应用与示范
方向1、崇明燃气电厂建设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实现崇明新建燃气电厂NOx排放≤23ppm,废水零排放,厂界噪音达到国家1类标准,构建电厂智能化运营与决策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废水再利用技术,燃气电厂噪声、烟气等排放指标监控技术,研究电厂运营智能化管理系统,燃气电厂建筑结构布局优化。
方向2含储能环节的风电场监控系统开发
研究目标:建立MW级储能电站储能系统级联与测试系统示范,建立风储一体化系统监视与集成控制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储能电池模块的动态均衡控制和高度安全的级联关键技术,研究用于风电场的多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模块化应用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以及风储联合发电系统与调度主站、风力预报系统信息交互和优化运行技术。
专题四、崇明岛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围绕崇明岛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建设种源、中华绒鳌蟹、林下种植业、现代化温室、原料奶质量与环境控制等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增加崇明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内容:(1)开展崇明河蟹种源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崇明岛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种源基地,每年向全国推广约5万亩的优质河蟹种源。(2)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筛选及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选育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5-6个,实现示范区水稻亩产量650公斤以上。(3)开展林下种植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以食用菌、种植牧草等为林下经济产业,构建林下种植业产业链,在建设镇、新河镇等地建立3-5个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4)开展猕猴桃适生品种引进与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建立适合崇明岛栽培的猕猴桃产业发展技术规范,研究相关的有机栽培技术体系并示范。(5)开展崇明水仙花期调控技术集成研究及种质创新,创造具有高观赏性、开花较早的崇明水仙新品种,建立崇明水仙花期调控和促花技术体系,形成产业发展技术规范。(6)研究大型现代化温室蔬菜与水产养殖、蔬菜与食用菌、绿叶菜立体栽培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温室调控及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资源高效利用的温室蔬菜专用品种选育和资源评价,研究现代农业示范园循环利用技术。(7)研究高端奶源生产的现代饲养管理技术,研究合理、高效的防疫、用药、治疗、处置等系统的疫病防制技术,研究高端原料奶质量安全监测检验技术和奶牛疫病防控技术。
二、申报要求
1、申报主体资质要求: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专题三方向2、方向3,专题四方向3中研究内容(3),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领域专题一,申报主体要求为在本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专题五要求由试点区(县)科委组织申报,每个区(县)申报1项;其他领域专题均要求是在本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领域申报单位需与崇明有关单位联合申请或在崇明有实施基地。
3、申报单位必须有较强的研究团队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的必备条件。申报材料符合指南要求,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可行的研究方案。
4、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涉及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或知识产权转让的须提供相关复印件等材料。
5、配套要求:申报单位配套经费与市级财政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专题五区(县)科技惠民项目,不低于2:1。
6、推荐渠道:可通过主管部门、区县科委、行业协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等渠道进行推荐,也可由企事业单位自荐。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专题五区(县)科技惠民项目,试点(区)县为浦东、徐汇、闵行、嘉定、杨浦和崇明县,由区(县)科委组织推荐申报。
7、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报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本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项目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3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项目的申报人可以提出不超过3名的建议回避自己项目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项目建议书一并提交)。
5、本指南发布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21日。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日期为2013年6月7日,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21日。项目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1式3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13年6月17日至6月21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网上填报咨询电话:64680066(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
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顾松龄、张永康
联系电话:64450662,18918292988,13301621820
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领域:张郁慧、李芹
联系电话:65986960,18018641686,18601718494
2、书面资料送达地址
上海市钦州路100号1号楼上海市科委办事大厅;
联系人:曹飞宇;联系电话:33637937;
注:办事大厅不接受以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材料。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