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日期:2005-12-06    浏览次数:2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唐铁汉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应从统筹协调社会群体的利益、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扩大就业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纠纷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加强社会管理,社会支出不断增加,社会救助水平迅速提高,社会保险制度基本确立,政府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在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等等。

  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社会发展与政府社会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二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三是社会组织形态和社会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非公有制部门为代表的新生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数与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四是城乡、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五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中介组织尚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不足,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不强;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应当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呢?根据中央的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确立思路和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社会群体的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平等地保护各社会群体的合法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整合社会关系,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社会公平。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秩序,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关系和谐。

  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与社会服务问题、融入城市社区生活问题。

  进一步健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纠纷的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社会與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