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明年有哪些政策可期待

发布日期:2005-12-09    浏览次数:2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齐中熙、毛晓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2006年迈出有力一步。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道路上,9亿农民明年有哪些政策可期待呢?

  税费改革:告别“皇粮国税”9亿农民轻装前进

  明年对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民来讲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延续2600多年的中国农业税将走进历史博物馆,9亿农民轻装前进。我国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截至目前,全国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低到2%以下。

  与此同时,全国有11个省市先后出台了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各地进一步清理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通过免征农业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去年全国农民共减轻农业税负担约280亿元,农民人均税费下降30元,幅度达44.3%。今年,全国农业税收入将由2004年的232亿元减少到15亿元左右,减幅达93%。农业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目前不到1%。

  “这减少的200多亿元,减掉的是农民的负担,增加的是农民的实惠。”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说。

  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 减负更要开源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下,去年起,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幅扭转了“十五”头三年连续下滑的趋势,从4%左右的低位,跃升至去年的6.8%,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1.5%。

  尽管如此,总的说来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说,即使在上海,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比农村高出1.3倍,绝对差距约为9300多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可见,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

  近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就表示,农业部已规划了明年要重点推进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十大行动”。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莫出“谷贱伤农”事

  国以农为基,民以食为天。在连续两年粮食增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苗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如果粮食问题出现反复,势必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说。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发展改革委提出的明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明年国家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使粮食总产量保持在今年的水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调节和调控机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谷贱伤农”是农民最担忧的事情。近两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粮食宏观调控,实施了主要粮食品种主产区最低收购价制度。同时国家采取措施,防止粮价上涨过快。

  基础设施:水、路、电、信通到农民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路、电、信将逐步通到农民家。

  “明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中央投资比今年将有大幅增加。”马凯表示。

  自2000年到2004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60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表示,目前符合标准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工作重点将从解决饮水困难转向解决饮水安全。

  到去年底,全国县乡道路里程达142万公里。今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明确了今后中国20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到2020年,我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说。

  电网方面,政府将采取发展小水电等办法,解决远离电网、偏远山区的近3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政府通过中央国债资金、地方政府补助的方式,已经投入50亿元,解决了700多个乡镇、约300万偏远地区人口基本用电问题。这一工程还将继续下去。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农村通信发展目标将为“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开通剩余2万多个未通村的电话,进一步提高电话普及率和信息化水平。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增加农村电话用户数,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上网条件。

  社会事业:政策、投资、经费更多向农村倾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明年,各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措施、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将会更多地向农村倾斜。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应当是一个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农村。”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杨伟民如此评价。

  截至目前,“两免一补”政策已经惠及3600万农村学生。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政府会投入更多的财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以来至今,已有1.63亿农民参加。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将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补助。

  此外,国家还将逐步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链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国家将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农资直接补贴制度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齐中熙、毛晓梅)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

  此外,明年国家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成为明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改革委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使粮食总产量保持在今年的水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调节和调控机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同时,国家将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力度。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其中,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中央投资比今年将有大幅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毛晓梅、齐中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就提出:“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目标概括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的、统领全局的新提法。这个提法不仅与十六大提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同时强调的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四次重申的“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等思想一脉相承,而且也反映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今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大幅下降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毛晓梅、齐中熙) 国家统计局日前对全国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农民人均农业税负担为1.7元,同比下降89.6%;农民人均税费支出8.5元,同比下降62%。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预计,今年全国农业税收入将由去年的232亿元减少到15亿元左右,减幅达93%。

  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同比实际增长11.5%,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793元,同比增长16.1%;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1131元,增长18.1%;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359元,增长15.1%。(完)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