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今后要把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作为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此引导纺织企业实现新的转变。联系不久前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的一些要求来看,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已成为纺织业的紧迫任务。
近些年我国纺织业发展不断加快,生产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达到36%,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7.2%,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达到24%。纺织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出口创汇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要看到,我们的纺织业做大了,尚未做强。一是自主品牌匮乏,尤其是缺少世界名牌,大多数是贴牌生产或为“洋品牌”打工。据了解,我国50%以上的服装出口为来料加工,30%左右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自己的品牌仅占10%左右。其结果是产品的增值盈利能力比较低。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去年全国6大类印染产品平均出口单价为0.8美元/米,而我们从国外进口的高级印花布的单价是这个价格的1.6倍到2.5倍。统计显示,目前纺织业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出口一件衬衣平均赚0.3美元。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换来的只是微薄的“辛苦钱”。
应该说,我国纺织业凭借低廉的成本和较低的价格已形成一定的出口优势。但由于全球纺织品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所依赖的成本优势有可能逐渐丧失:
———在国际市场,中国纺织品屡遭“反倾销”诉讼,贸易摩擦不断,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全面实行配额管理,不少出口企业不得不另觅市场。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挤占中国纺织品的海外市场。
———在国内市场,纺织业也面临考验。目前不仅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在我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而且一些二线品牌也大量涌入,并迅速占据高档品市场。不仅如此,近几年棉花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再加上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纺织业的境遇日益艰难。如果相关企业不能加快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不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在国内市场也将难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际纺织业的竞争正在由“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实力竞争。为此,我国纺织业的中心工作应该是加快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从企业来讲,必须改变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以原创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基础,培育和提升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快经营管理创新。据分析,纺织产品利润的80%体现在品牌和流通环节,单纯的加工只能获利20%。通过创新管理,有效掌控营销渠道,企业就能获取更多利润。
相应的,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企业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使我国纺织业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迈向“纺织强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