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
各市农委(畜牧水产局、畜牧兽医局),广德县、宿松县农委:
现将《2016年全省农业科教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6年3月23日
2016年全省农业科教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深入贯彻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这个中心,筑牢省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这个平台,做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调整优化、乡镇公益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精准发力,统筹协同推进,为推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发展目标。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高于全国水平,继续保持中部地区领先位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含农产品电商人才1万人)。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协同机制创新,打造农业科技“安徽升级版”
1.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切入点,推进安徽省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稳步前行。印发联盟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会议制度,以及联盟2016年工作要点。召开联盟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围绕若干专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或联络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固化共商成果,把联盟建成运转顺畅、协作紧密、成果丰硕之盟,让其“1 1﹥2”的融合效应早日显现、充分释放、助力发展。
2.以调整优化结构为切入点,推进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改革完善。以主动适应和有力支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按照“纵横结合、双轨并行”的思路进行结构性改革,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满足需求、支撑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一支长期稳定、爱岗敬业、精干高效、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专家团队,盯住全产业链中的最关键、最紧迫、最现实问题进行联合作战、协同攻关。同时,抓住国家体系调整时机,积极争取更大份额,让更多优秀科技人才迈入国家队行列。
3.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按照“早建成、早收益”原则,压实责任主体,落实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服务,进一步提速《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认真谋划、积极争建一批具有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持续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后劲。
(二)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注入农技推广服务新动能
4.以条例修订为切入点,完善依法治理农技的法律保障。主动加强与省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水利、林业等部门协调配合,组织专门力量,全面启动《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修订工作,让新修订的《实施办法》成为各级政府依法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法定职责、行政之据。
5.以表彰奖励为切入点,开展第二届“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评选。强化力量配备,形成省农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四方主导、省市县上下联动的推进格局。细化评选方案,完善评选流程,把长期扎根基层、默默无私奉献的农民满意农技员选出来,把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技推广工作、广大农技人员投身奉献农技推广事业的氛围营造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扩大影响力,提高显示度,让其成为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比追赶超的荣誉标杆。
6. 以两个转变为切入点,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时效性精准性。主动适应服务对象的多样化诉求,继续优化完善“包村联户”服务、每季度开展电话抽查、大规模强化知识更新、实施特设岗位计划、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常规举措,促进单一型技术人才向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转变,单一种养技术服务产品,向质量安全、经营管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等复合型服务产品转变,实现“一次服务、多款产品、各取所需”。参与“包村联户”服务的农技人员稳定在1.4万人,入户服务率和农户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三)强化服务机制创新,谱写农技推广服务新篇章
7.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提升乡镇公益性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力争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乡镇公益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意见》,着力解决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力量集聚不够、服务方式有待创新、服务动力有待增强、服务效果有待提高等关键环节问题,巩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主力军”地位。
8.以督导评估为切入点,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坚持宏观督导和绩效评估“双轮驱动”,压实阜阳市太和县、宿州市埇桥区两个试点县(区)主体责任,发挥其主体作用。根据试点情况,按成熟度及时分类提出融合模式,择机在全省更大范围推行,让两个体系融合路子越走越宽广,融合效应倍增释放。
9.以引入第三方为切入点,推进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迈出新步伐。切实发挥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推进器”作用,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熟化服务模式,让安农大、省农科院等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逐渐成为新时期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生力军,助力农技推广服务高效开展。
(四)强化培训机制创新,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
10.以实施民生工程为切入点,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新型农民培训列入新一轮民生工程范畴为契机,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完善制度体系,把好重点关口,抓好教育培训,规范认定管理,强化政策扶持,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突出现代青年农场主地位,精心培育、精准扶持、精细服务,让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头雁”。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试点。
11.以践行“双创”为切入点,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引导、支持安农大、安徽科技学院等全省涉农高校,围绕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建设,调整办学思路、优化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作用,培养一大批热爱“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五)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
12.以强化监管为切入点,依法依规履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职责。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进行主动监管、严格执法。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提高主动发现、事前干预的能力。开展全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培训,进一步普及农业转基因知识,增强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履职能力。
此外,积极组织开展第二届全省农民广场舞、跳绳大赛等多项形式新、趣味浓、接地气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组队参加全国首届农民三人制篮球赛等全国性赛事活动,助推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