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 委员会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安徽省科学技术 协会 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2016年 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兽医局、畜牧水产局)、团委、妇联、科协、外专局: 为全面提升我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现代畜牧业发展,助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畜牧业绿色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省农委、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省外专局决定今年在全省继续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现将《2016年安徽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要求,抓紧组织实施。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安徽省委员会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安徽省外国专家局 2016年3月18日 2016年安徽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绿色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制定2016年安徽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总抓手,以科技推广示范行动为引领,以服务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主题,以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为重点,组织动员全省畜牧业科技人员,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重点突破、示范引领、联动推进,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为实现畜牧业“两保两增两提”发展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畜牧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生态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三大类主推技术,集成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草畜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等关键新技术。试点示范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到2016年底,主推技术知晓率达到80%以上,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养殖集成技术应用率达到50%,示范场点废弃物基本达到资源化利用,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增强。畜牧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 ——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基层体系在畜牧技术推广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2000名在编在岗畜牧技术人员(名额分配见附件2),通过入社、入场、入户等方式,开展包片联户服务,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技术指导、咨询、示范引导等,每名畜牧技术人员结对服务5个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畜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和2个贫困户(在贫困县),每个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周边10个普通养殖场户。 ——建设畜牧业科技示范场点。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0个,畜牧绿色低碳循环省级技术示范点20个。分批培育培训畜牧技术推广骨干1000名,今年培训技术指导员300名。 三、重点工作 (一)围绕“五大示范行动”开展技术服务。各级农牧部门要围绕省农委提出的绿色增效、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科技推广、改革创新等五大示范行动,积极参与,找准位置,明确责任,纳入单位核心工作,努力提供各项技术支撑,并提出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充分利用各级行业协会、学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技术物化服务、品牌经营与质量安全服务、融资保险服务等方面推进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融合试点。省农委发布2016年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团省委牵头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倾听心声 共促发展”活动,积极向中央电视台推选畜牧业青年创业先进典型,开展寻找安徽畜牧业创富好青年活动,并向安徽农村广播电台《创富好青年》栏目推送畜牧业创富好青年。省科协牵头利用省科协“五项行动计划”平台,组织开展畜牧科技服务站(专家联系点)示范创建活动,省级创建5个畜牧科技服务站和5个畜牧科技专家联系点,市级科协根据实际情况创建1个畜牧科技服务站和1个畜牧科技专家联系点。 (二)围绕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开展技术示范。各级农牧部门要利用省级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专家库、省畜牧兽医专家库等平台,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畜牧业技术示范点建设。省级建设饲用玉米产业化利用模式、规模牧场青贮玉米利用、种养结合模式、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土壤有机质改良、肉羊经济杂交、肉鸽良种选育等6个示范点。按照选择一个试验示范、形成一个技术方案、建立一支技术队伍、摸索一套经验模式、形成一份技术规范、召开一次示范现场会、产生一批技术成果的要求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畜牧业新技术应用模式。省外专局利用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和农引推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瘦肉型猪、稻鸭共生和发酵床养殖等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工作。省妇联牵头开展女致富带头人培育活动,帮助畜牧业妇女致富带头人领办或创办“徽姑娘专业合作社”、“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周边妇女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创业致富。 (三)围绕主体培育示范行动开展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各级农牧部门要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多形式开展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省级举办2-3期技术推广骨干培训班;围绕示范联合体、龙头企业甲级队培育,开展政策、项目、人才和技术的培训和服务工作,新增对接服务10家畜牧业省级示范联合体和省级甲级队龙头企业;围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开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服务工作,新增对接20个畜牧业省级示社和40个畜牧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省级举办2-3期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训活动。团省委开展大学生村官和青年创业班培训,重点选拔畜牧业青年参加,助推畜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围绕“互联网 ”现代农业行动开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各级农牧部门要利用安徽畜牧业信息网站群、《安徽畜牧兽医》微信客户端、安徽养猪手机报以及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息化技术平台,全方位提供各类畜牧业信息服务。积极推广农业部推介的116项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重点推广我省生猪养殖环境监控与自动饲养系统和家禽养殖行业的农业物联网集成等节本增效应用模式,推广奶牛信息管理综合智能软件;大力推广饲养环境信息自动采集技术、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养殖业管理效率;扶持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推广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模式。 (五)围绕精准扶贫开展畜牧业科技帮扶活动。各级农牧部门将有生产能力和技术需求、在当地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列为进万家活动服务对象,摸清情况,选准路子,制定切实可行技术帮扶方案,提出产业帮扶对策,引导加速脱贫。加强与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对接,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贫困养殖场户推选为科技示范户。省农委举办一次贫困县畜牧业技术培训班,与团省委联合选择20位畜牧业青年创业扶贫对象,重点跟踪培养。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省农委、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省外专局调整安徽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附件1),负责综合协调、制定方案,督查考核等工作。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各市将机构新名单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报省办公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与“包村联户”工作的统筹协调,制定“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服务时间、内容、形式、目标任务和要求,安排好重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督促各项活动按期落实。 (二)落实责任。推行技术推广工作目标管理,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各项任务分解,细化量化并落实到每名技术推广人员。认真统计填报《2016年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结对帮扶统计表》(见附件3),将结对服务的技术推广人员姓名、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制成标牌,悬挂在服务对象大门处,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每季度最后1个月,对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服务情况进行电话抽查,并将结果通报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兽医局)。结对服务的技术骨干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台帐,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绩效评价(见附件4)和考核准备。 (三)加强指导。省级依托政产学研推协作机制,按畜禽品种组织专家小组,按照“专家指导员—技术推广员—科技示范场—农户”的服务模式指导各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要丰富技术服务内容,既要做好新技术推广服务,也要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指导,既要推广新设施新设备新工艺,也要推广畜产品节本增效生产经营新模式,既要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也要推广新政策新法规,让科技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增长点。 (四)加大宣传。积极挖掘和总结技术推广先进典型,积极举荐安徽创富好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巾帼建功标兵、安徽青年科技奖和安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表彰。对在“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中工作积极主动,服务取得显著成效,经考核成绩优秀的畜牧科技人员,优先推荐为农民满意农技员候选人。活动办公室将印发“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简报,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并对各市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季度通报。省农委将建立“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季报制度,请各市农牧部门将“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季度统计表”(附件5)表于每季度末月28日前上报省活动办公室。县级农牧部门要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为结对服务的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障。 省畜牧总站:汤汇,0551-62616345,ahxm2658642@163.com; 团省委农村部:陈永刚,0551-65225527,ahnc@qq.com; 省妇联发展部:许凤琴,0551-62317737,ahflfzb@126.com; 省科协学会部:姚德祥,0551-62661738,mailydx@163.com; 省外专局外专处:解正茂,0551-62650021,xiezhengmao@126.com。 附件:1.安徽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成员名单 2.2016年全省 “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任务及分工 3.2016年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结对帮扶统计表 4.2016年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绩效表 5.2016年全省 “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季度统计表 皖农牧〔2016〕40号(5)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方案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