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宁江广阔的田野,一栋栋银色的大棚熠熠生辉,勾勒着设施农业的成长;一亩亩平整的标准化良田,蕴藏着明年的希望;一道道形似卷轴的膜下滴灌,铺展现代农业的画卷……
美丽的田野之所以充满着希望、承载着硕果,得益于宁江区委、区政府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信念: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和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综合实力。正确的思路和得力的措施,使踏实质朴的宁江人在广袤的绿野上谱写了一曲农业大发展的欢歌。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望天田”已成“米粮川”
靠天吃饭、效益低下、收入不高,这是传统农业给人留下的印象。如今,这种状况在宁江农村悄然改变:打井、平整土地、埋设膜下滴灌、修筑机耕路……这片土地打开了规模经营、高效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宁江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逐年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用水用电的投入,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升,“收成靠天”成为历史;通过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建立了农民增收减负的有效机制;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如今,昔日的“望天田”变成“米粮川”,处处都能感受到农民对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巨大热情。这些由生产条件、农业设施的改善带来的粮食连年大丰收,增加了宁江区对国家粮食的贡献率,又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今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09.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6.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90元,同比增长18%。
数据无声,却诠释了宁江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劲步履。
产业结构稳中求变:
“老传统”又添“新亮点”
隆冬时节,大地一片萧瑟,走近大洼镇民乐村的蔬菜大棚,却是生机盎然:黄澄澄的柿子、绿油油的黄瓜、忙碌采摘的农民、运送蔬菜的车辆……都在昭示着收获的季节从未离去。
近年来,宁江农业产业结构由以粮为主转变为粮经协调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传统农业夯实基础不动摇、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立足区域实际,把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之一,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扩大棚菜种植面积,创建蔬菜生产基地,打造特色蔬菜品牌,构建蔬菜流通体系,实现了蔬菜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全区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2.2万亩,陆地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棚菜种植面积7000亩。近两年,全区18个蔬菜园区,又新增蔬菜大棚1947栋,年棚膜蔬菜总产量达25万吨。
结构变,则活力现,红利不期而至。科技兴农助素质提升:
“旧把式”变身“新农民”
“现在种地都是高科技,从种到收都是机器干活,专家还全程给指导,活干得少了,产量还提高了,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伯都乡建业村农民崔廷林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些年,宁江区不断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农业部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讲解抗旱节水、玉米促早熟、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组织全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区的技术员、园区负责人参加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棚膜蔬菜育苗、管理和园区建设规范;利用农民赶集的契机,派农业技术人员到集市发放宣传单,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通专家热线随时解答农民咨询,跟踪服务。
一系列科技兴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从靠天吃饭到向标准化、向科技要效益,农民的生产观念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科技犹如润物的春雨,一点点改变着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为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田畴织锦,沃野泛金。
行之所至,目之所及,让人真切领略到现代农业在宁江的风生水起,但宁江人深知,所憧憬的目标还有距离,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如何实现梦想、收获希望?宁江,正在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