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完善国库管理制度体系

发布日期:2008-07-11    浏览次数:5

省财政厅副厅长 王新国

  一、正确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的重要意义

  公务卡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改革非常重视,《国务院关于编制2008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7]34号)提出要“加快推行公务卡试点”,中央纪委第十七届二次全会也强调要“在中央和省级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省政府于2007年4月,批准同意我省公务卡结算试点方案,周强省长指出“推行公务卡意义重大,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省纪委也明确要求要把公务卡改革试点作为从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各有关方面应当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改革的步伐。

  二、准确把握公务卡改革的政策要求(一)明确总体思路 

  建立公务卡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这包含了五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公务卡管理的目标,是要减少现金支付,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次,管理的手段或者说工具,是消费支出具有“阳光”、“透明”特点的银行卡;第三,制度基础,是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公务卡进行消费支付及资金清算、信息传送;第四,应用范围,明确为预算单位日常公用支出和零星购买支出,预算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支出,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要使用公务卡结算;第五,监控要求,强调必须满足财务监督和财政动态监控需要,所有通过公务卡发生的公务消费信息,必须能够被单位财务部门准确掌握,并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系统管理。

  (二)把握基本属性

  公务卡既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所谓共同属性,是要求公务卡能够像其他所有相同卡种的银行卡一样,由持卡人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所谓财政财务管理属性,是强调公务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公务卡在卡种选择、额度设定、组织申办、结算报销和信息管理等方面,都要按照公务卡管理制度的专门规定执行。

  (三)坚持改革原则 

   推行公务卡改革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实现公务卡制度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机衔接,保证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之前保留在国库中,这也是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二是要有利于加强财政动态监控。推行公务卡改革,不仅不能削弱财政动态监控力度,而且要进一步强化,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预算执行。三是要有利于方便预算单位用款。不仅不能给各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而且还要尽量减少传统现金管理方式下繁琐的管理和使用环节,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四)规范操作环节

  可以概括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四个操作环节。所谓“银行授信额度”,是指公务卡应当为信用卡,持卡人不需要事先存入资金,在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范围内,实行先刷卡后报销。这样能够确保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到收款人之前,最大程度地保留在国库中。所谓“个人持卡支付”,是指进行公务消费时,持卡人先行刷卡进行支付,同时取得银行卡刷卡凭证和发票,这些单据是证明公务卡消费信息和有关发票真实性的必要凭证。所谓“单位报销还款”,是指个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刷卡凭证和发票到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部门必须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个人申请报销的刷卡消费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发支付指令,从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所谓“财政实时监控”,是指代理银行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划入公务卡账户的同时,应当将零余额账户向公务卡的划款信息和公务卡向商户付款的明细支付信息,实时向财政动态监控系统反馈,以满足国库动态监控管理需要。 

  此外,推行公务卡改革,还要注意把握三点要求:一是要使用中国银联标准信用卡。二是要把握好公务卡信息的保密性要求。三是要妥善处理好公务卡私人消费信息问题。三、扎实完成公务卡改革试点任务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纪委和预算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顺利推进这项改革。各部门要把推进公务卡改革作为下一阶段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头戏,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密切做好协调配合

  一是要加强与纪检监察、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推动合力。二是要与预算单位密切沟通协调,争取各级预算单位的配合和理解,要指导预算单位按照公务卡制度的规范化要求,推进改革试点。三是要与各代理银行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要指导代理银行按照公务卡制度的规范化要求制定公务卡实施方案,开发公务卡支持系统,做好公务卡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同时加强对代理银行办理公务卡业务的管理与监督。此外,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之间也要沟通协调。

  (三)大力加强宣传培训

  要主动宣传,认真制定宣传计划,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有步骤有组织地宣传公务卡改革,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为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还要注意加大对单位工作人员、下级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基层工作人员等的培训力度,为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四)扎实做好组织实施

  2008年要在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时间较紧、任务很重,必须扎实做好组织实施。要力争9月份开始,所有一级预算单位都开始使用公务卡。各市州财政部门也要积极推进,确保2010年全省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

   五)积极落实配套措施 

  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加强政策研究,不断完善公务卡的制度机制,研究相关优惠政策及定点饭店布设POS机具等在内的政策措施。各代理银行要加快公务卡支持系统开发等工作,并建立好系统服务体系。中国银联要配合公务卡改革做好基础支持和服务工作,改善受理环境;要维护好公务卡专用BIN号码段,确保公务消费信息安全;凡是代理银行已经申请成功的号码段,要尽快通知到全国各收单机构,确保公务卡刷卡消费畅通。中国银联和各代理银行还要进一步加大POS机具布设的数量和密度。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