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省金融业再次交上亮丽答卷,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766.3亿元,增长15.5%%,实现盈利94.4亿元,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相呼应,今年我省尽管遭遇历史罕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上半年经济增长保持11.8%%,全年实现经济总量可望跨上万亿元台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金融工作置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把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经济金融的“互利双赢、共兴共荣”,金融在湖南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总部发韧
“十五”期间,金融对我省实现直接和间接投入近3000亿元,成为推动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我省信贷投入占比、直接融资占比、保险密度与深度在全国排名都落后经济总量排名,资金短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特别是步入“十一五”以来,要实现5年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总投资达16500亿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每天要投入9亿以上。除了国家投入、招商引资、民间投资3条渠道外,银行支持是主渠道。
“总部突破”,是湖南人在抢抓“中部崛起”机遇时发明的一个单词,也是湖南高层实施金融突围率先打出的一张王牌。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2006年3月13日,万寿路旁的寰岛博雅酒店张灯结彩、高朋满座,一场由湖南省委、省政府举办的高规格金融工作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21家中央金融部门及金融机构总部主要负责人应邀出席,共商金融业与湖南建立金融协商互动机制,合作双赢的大计,气氛极为热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介绍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热切希望各金融部门支持和关注湖南改革发展。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的省地方金融证券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志军回忆起这一幕,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来的都是金融界各单位的一把手,一个省能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会,湖南开了先河。”
首次金融高端会议给湖南带来了两个显著变化:这一年,40多批次中央金融部门和各金融机构总部的领导同志先后来到湖南考察工作;这一年,湖南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年完成GDP7493亿元,增长12.1%%,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湖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233.6亿元,增长14.2%%,全年实现盈利78.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又是一年芳草绿。2007年3月2日,钓鱼台5号楼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第二次湖南省金融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包括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内的28家中央金融部门及金融机构总部主要负责人应邀出席,省领导张春贤、周强、胡彪等均参加,湖南再次发出支持金融发展的强烈信号。最近,省领导张春贤、周强、徐宪平又专程赴京拜会多家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总部发韧,高屋建瓴,构成了金融突破的外在表征。2006年以来,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10多家金融机构总部相继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纷纷加大了对我省经济建设的资金扶植力度,开创了我省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诚信突围
信用是维系金融发展的生命线。近两年,我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改善金融发展环境,首倡金融生态建设,全力打造“诚信湖南”,湖南在全国率先独家试点信用体系建设。
行长周晓强谈起湖南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数家珍。2005年以来,我省成立了高规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制定了《湖南省信用体系管理办法》,搭建了以“三库一网一平台”为依托的信用信息系统。目前,湖南省信用信息系统已归集21个部门的相关信用信息。其中,依托人民银行建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为全省22万户企业和2600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破银行债”,“圈股民钱”,这样的声音,在当今的湖南已鲜有耳闻。不绝入耳的,是“争创建金融安全区”、“全力打造信用湖南”。如今,湖南省市级金融安全区已达12个,省级安全区2个。2007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我省主持召开了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信用体系建设“湖南模式”得到国务院的高度肯定。
“全社会重视信用之日,就是湖南经济真正腾飞之日。”
这是张春贤书记在考察人行征信系统建设情况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省委、省政府致力金融生态建设的坚定誓言。
诚信突围,高瞻远瞩,构成了湖南金融的精神内核。
共兴共荣
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的湖南金融生态建设,大大优化了金融发展环境。
“这两年湖南的金融环境变化太大了!”曾辗转多省任职的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龚蜀雄说得真切:省委省政府如此重视金融工作,湖南做得最好,特别是书记省长实实在在听取各银行高层对改善湖南金融环境的意见,令人鼓舞。建行近几年致力于湖南经济发展,每年新增贷款都在130亿至150亿元之间,新增贷款额居工农中建四大行之首,但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四大行中资产质量又是最优。
鱼水相依,共兴共荣。摆在农业银行省分行面前的,曾经是一筹莫展的困局,不良贷款比例排全国农行系统倒数第五。省里态度明确:支持农行突围,就是支持自己发展。仅仅二年多工夫,农行变化翻天覆地,行长陈接宪高兴地说,2006年利润是2005年的280%%,2007年是2006年的159.7%%,今年可望再次翻番。不良贷款率仅为0.86%%,比1%%的国际先进标准还低,在全国农行系统排前五位。效益好了,对我省经济的贡献自然就大。永州至邵阳、永州至蓝山、衡阳至邵阳、湘耒高速四条高速公路,总投资187亿元,农行就支持了108亿元。
在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年轻的行长助理杨坚旭透露,今年中行支持湖南的贷款力度为历年最大,总行还特别为湖南灾后重建追加了专项贷款额度。中行与湖南的良性互动越来越紧密。
金融环境的改善引得“百凤来仪”。在通程国际大酒店18楼,记者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行长金娜有过一番探讨,作为首家入湘的外资银行,汇丰对市场的敏锐令人难忘:“我们汇丰长沙分行的营业许可证的批准日与长株潭试验区的宣布日是同一天,你说巧不巧?”金行长笑语盈盈。另一个实证就是,中国民生银行长沙分行也马上就要开业了。
金融环境的改善也大大推动了保险业、证券业的快速发展。据湖南保监局局长陈杰介绍,近两年湖南保险业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73.28亿元,同比增长67.59%%。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平稳发展,融资功能不断增强,上市公司走出经营低谷,证券、期货交易日益活跃。
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兴共荣,成为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