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农博园走进一批既普通又特殊的客人。说“普通”因为他们都是普通农民,说“特殊”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时髦的称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安县新型职业农民玉米生产专业二期学员,他们在农博园里系统学习了现代化温室蔬菜生产和花卉造型艺术。学员们表示:“以前来农博园是逛展会、看热闹,这次是带着问题和思考来的,收获非常大!”
今年下半年,根据农业部总体安排,省市积极推进职业农民培训,让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经营上讲求“精耕细作”的农民成为黑土地的“新主人”。
温室里的“考场”
近日,在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40名女农民依次走进金宝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栋日光温室,在长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两位老师的监督下,进行葡萄种植地膜覆盖作业。
“这次培训搞得太好了,不仅可以跟专家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到合作社大棚里提高实践水平。”黑鱼村村民黄丽玲说,她家也种了十几年葡萄,但由于理论知识匮乏,加之缺少市场信息,经济效益一直上不来。“通过这次培训,我非常有信心把葡萄种好、卖好!”
由长春市妇联举办的首期职业女农民创业培训班日前相继在绿园、双阳、榆树开班,来自全市的120名女农民接受为期15天的职业化培训,考试合格后,获得由人社部颁发的“农艺工”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持证上岗的职业农民。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在长春市各地全面展开。
新型农业主体成培训重点
记者注意到,在全市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有不少是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主或种粮大户。在榆树市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生产经营型培训班上,该市部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及种粮大户共90余人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训考查两个阶段,培训后,我们还到哈尔滨双城等地进行实训考查,学习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的先进管理模式。”一位参加培训的农场主告诉记者。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带动更多普通农民走上职业化道路。
“专业性”是职业农民培训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从我市新型专业农民培育工程生产经营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果蔬专业培训班的日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本次培训班分阶段进行,大约15天。第一阶段集中培训4天;第二阶段将就现代蔬菜经营相关知识组织集中学习,大约两天;第三阶段预计明年3月到北京等地考察学习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大约5天;第四阶段将就蔬菜生产技术进行分散或集中实践指导,为期4天。 在今后的两年里,我们还要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培训组织方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许多培训班还与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职业农民自主创业提供帮助。
27000名职业农民脱颖而出
按照农业部的总体安排,2014年吉林省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000人左右,其中生产经营型12000人左右,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15000人左右,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记者了解到,按照《吉林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要累计培训15天,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要累计培训7天,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培训。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