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梦想:高铁机遇下的全国区域消费中心
1月16日上午,长沙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张剑飞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32个字:发挥优势、保持投资、扩大消费、升级产业、拓展领域、普惠民生、提高品质、注重基础。
长沙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蒋集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为市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分析201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报告解读 2010年,长沙市将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推进以中电软件园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光伏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以远大住宅工业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武广片区为核心的高铁经济发展。支持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突出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引导发展便民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
新闻回放 2009年,世代居住在浏阳河畔的居民章志标带领乡亲们抗争七年,最终扳倒了沿岸的13家污染化工厂,还浏阳河以洁净的水源。浏阳河的此次的治理,大力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关键词二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报告解读 2020年计划重点项目485个,完成投资1333亿元。在融资上,政府将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激活民间投资,并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全年引进外资22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35亿元。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投入,力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5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广汽菲亚特、比亚迪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板块。加快地铁2号线、营盘路过江隧道、湘江综合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完成南北货站迁建。
(新闻回放)2009年,比亚迪和广汽菲亚特两大汽车项目成功落户长沙,让长沙人狠狠地自豪了一把。“汽车产业已成为长沙工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极!”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树勋透露,长沙正致力打造中国汽车业的“第六大板块”。
关键词三:城乡一体化
(报告点击)城乡一体化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目前,浏大、开元东路等干线公路等进行改造建设,重点扶持20个中心镇和50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新增硬化通村公路1500公里;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提质;新解决4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集中力量用三年时间完成水库除险保安和骨干山塘清淤工作;新建沼气池1万口;加大农村固体垃圾处理力度,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19个、村级垃圾收集站300个,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2个,完成乡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20个。
(新闻回放)2009年12月,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
关键词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
(报告点击)武广高铁开通和沪昆高铁建设开启长沙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并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吸聚沿线城市资源。科学谋划武广片区发展,选准产业方向,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巩固长沙服务全省、服务中部以至服务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地位。
以长沙人爱消费,带动城市周边的消费力量。利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优势和周边消费需求,创造更好的城市品质、生态环境,提高消费吸引力。同时,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以上。优化消费环境,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并着力构建长株潭“半小时消费圈”、“3 5”城市群“一小时消费圈”、省外周边城市“两小时消费圈”,把长沙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
(新闻回放)在日前召开的长沙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张剑飞市长透露,长沙市将继续利用固有的消费习惯,加快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
关键词五:现代宜居城市建设
(报告点击)2010年将落实色彩、绿线规划,推进规划进社区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加快中心城区建设,重点推进中山西路、南湖等片区建设,启动地铁1号线、南湖路过江隧道、福元路湘江大桥、橘子洲大桥扩建、湘府路大桥、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进行东二环道路改造。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城市绿地规模,实施湘江两岸亮化工程,新建社区公园20个、站厕30套,完成5条景观街建设,加快15个困难企业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城区截污口改造和排水堵点疏浚,力争城区污水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巩固渣土、扬尘、噪音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成果,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
(新闻回放)2009年,长沙市橘子洲景区免费向民事开放,“山水洲城”将为市民全新打造“现代宜居城市”。
关键词六:“两型社会”建设
(报告点击)大河西先导区将初步成型,目前着手开展岳麓大道西延拓改、坪塘大道等6条道路建设,启动洋湖大道、黄桥大道二期建设,形成核心区道路基本框架。推进滨江新城、梅溪湖、岳麓山大学城三大片区开发,全面完成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坪塘老工业基地退出。全面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城乡垃圾治理。加强湘江流域长沙段饮用水源保护和浏阳河、沩水等支流水质环境治理,完善城乡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等。
(新闻回放)2009年,坪塘老工业基地产业退出,改革行政审批、土地管理和投融资机制,“两型社会”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关键词七:民生事业发展
(报告点击)。2010年,长沙市将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办法,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新增参保16.8万、2.5万、4.38万、4万和2.3万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和红十字会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提质改造乡镇敬老院6所,每个城市社区建设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加强就业援助,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7万个,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力争完成棚户区拆迁200万平方米,新建(筹集)廉租房6000套。改造农村危房2000户。
(新闻回放)2009年12月,长沙市政府公布《长沙市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企业工作方案》,中小企业可“白手”贷款500万。
关键词八:社会建设
(报告点击)2010年长沙将着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导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完成技改投入66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25%。在科、教、文、卫、体、广电、媒体等方面的民生与社会建设。
相关部门将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突出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青少年宫等文化站场(馆)建设,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同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巷、古镇)、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等。
(新闻回放)2009年6月,长沙市政府启动万名人才引进计划,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强调全市上下要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