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吉林省节约用水条例》开始实施。当日,省水利厅厅长宿政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出台《吉林省节约用水条例》?
宿政:我省属典型的北方内陆缺水省份。从我省现实情况看,水资源状况堪忧。污染严重,用水浪费,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实践证明,节约用水是应对水资源短缺,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节水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综合的管理手段。而法律法规支持,是保障节约用水的根本措施。
记者:节水型社会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节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宿政: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
记者: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宿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四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严格取、用、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全面推进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二是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控制用水总量,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三是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四是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建设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记者: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宿政:第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推进,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二,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认识履行职责,切实发挥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的作用,发动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合力。第三、社会公众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记者:节约用水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宿政:一、深入宣传水危机现状,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树立“滴水为油”意识,树立人与水及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文明取水,理性消费”的节水文化氛围。二、依法管水,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对浪费用水不交、拒交超计划用水、超定额加价水费(水资源费)的,要依法进行处理。三、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研究表明,节水型卫生器具节水效果明显,用它代替低用水效率的卫生器具可平均节省32%的生活用水。四、做好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即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要与节约用水的设施、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记者:各行各业如何实施节水?
宿政:一、党政机关要率先行动起来,切实强化节水措施和管理责任,杜绝长流水和跑冒滴漏现象,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推动者。
二、工业企业要大力推行节水技术进步。广泛推广和使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工艺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污水的排放。
三、农业要做节水的主力军。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广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技术,积极发展高新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四、服务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推广运用节水器具,改善高耗水的消费结构,提倡水资源的合理消费。
五、社区和家庭要全面行动起来,坚持一水多用,真正做到节水在身边。
六、学校要不断强化节水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播节水理念,学习水情知识,树立节水意识,努力培养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
七、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功能,深人持久地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培养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