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政府工作报告》,字字句句清晰表明:政府工作将继续以民为本,民生热点就是2011年工作重点。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2011年将深入实施涵盖8个方面、40个项目的惠民行动,计划投资达205亿元。
关注民生就是要给力百姓幸福。2011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34万人。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2万套,拆迁改造棚户区36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4万户。新增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80所。6个县(市)人民医院达到2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标准。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还要对城市科学管理。2011年,我市将进一步畅通南北跨江交通,确保阳明滩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年底竣工通车。不断完善城乡路网体系,全年新建续建城区路桥工程130项,维修道路330条(段);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竣工通车300公里。深入推进“三沟一河”综合整治,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和阿什河城区段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阿什河水质基本消除劣5类。
民生篇
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问题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政府声音: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以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为目标,坚持发展为民生,扩大内需保民生,加快转变促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民生清单项项关系百姓幸福
主要任务事事牵涉群众利益
【关键词】扩大就业
【民生清单】继续扩大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落实就业和创业政策,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流通业、家庭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援助,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培训农民工20万人。
【关键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民生清单】着重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把国有困难企业、集体困难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参保的城镇居民纳入门诊就医统筹金支付范围,增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档次,提高城镇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员医疗待遇水平。调整城镇居民失业保险政策,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抓好新农保试点,把主城6区及2县(市)纳入试点范围。完善低保动态调整、核查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收入家庭救助水平。启动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创建国家级标准减灾示范社区30个。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
【民生清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全年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2000户,提供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优先发展教育
【民生清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新建中小学校4所,改造薄弱学校8所,为2.5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1000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3万名家庭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民生清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政策,提高补偿水平,参合率保持98%以上。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7个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10个县级医院项目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提高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
【关键词】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民生清单】加强乡镇文化基础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以八区体育场综合改造和乌吉密滑雪场设施完善为突破口,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市民的15分钟健身圈,安装健身路径1400件。推进冰雪体育强市建设,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解决五大最实际问题
满足群众最迫切需要
【关键词】全力解决
【民生清单】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五大实际问题:
第一,针对物业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居民与物业企业矛盾突出等问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发挥属地管辖优势,切实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重点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旧有居民庭院500个,建设社区休闲健身广场50个,改造土路巷道56万平方米,改善居民社区整体环境。
第三,加快改造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地下管网设施,强化运营监管,提高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增加、调整线路10条,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300台,加快构建市区公交专用道网络,提高公交覆盖面和运营能力,方便群众出行。
第五,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稳价保供”政策,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突出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加大价格调节基金投放力度,建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动态补贴救助机制,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报告视点
【平安哈尔滨】
深化“平安哈尔滨”创建活动,重点启动实施“3531”工程二期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进一步加强隐蔽战线斗争。
切实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道路交通、城市消防、危化产品、煤矿和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建筑工地监管,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强信访工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及时解决、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星级和谐社区】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推广“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建成使用面积超千平方米中心社区5个。继续推进社区公益用房达标建设,确保主城区社区公益用房平均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启动率达到70%。
推进中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整治推动城市科学管理
政府声音:着力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切实增强城乡载体和服务功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事关发展、惠及民生,倍受期待和瞩目。我们将以深入实施“中兴”战略为牵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实现一体化步伐。
热点一
加快推进以路桥
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路:城市东部地区重点抓好东巨路、香福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为保护开发松江湿地、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西部地区重点启动实施哈平路、哈双南路等道路新建改建,支撑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联通发展,密切哈南工业新城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全面完成老机场路二期改造任务。完成依七高速依兰段、哈肇公路依兰段、铁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哈五公路平房至拉林段改造任务。
桥:加快宣化街高架桥建设,确保“哈洽会”前建成通车。加大出城口路桥改造力度,续建、新建哈阿公路等10条城市出口路和7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同步推进江南中环路改建。
火车站:中部地区重点结合哈站改造,配套实施哈站南广场改造、北广场新建和区域交通路网改造等关联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哈站周边区域交通拥堵问题。积极配合铁道部如期完成哈西客站建设任务。
地铁:继续推进地铁一号线建设。
垃圾处理厂:启动双琦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推进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建设。
热点二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环境综合整治
【报告实录】深入开展市容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和清冰雪分级管理,完善垃圾收运机制,增加环卫设施,打造干净城市。加强牌匾广告、违章建筑、违规占道等综合治理,推进铁路环线及哈同入城口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打造道外沿江风景线。完善市区交通流量调控措施和配套交通设施,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关键词】数字城管
【报告实录】启动数字城管扩建工程,增加视频监控点位,建立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水平。坚持市、区(县市)、街道3级管理体制,强化区、街城市管理职能,完善建管交接机制,切实发挥街道办事处推动城市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城市发展新蓝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府声音: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不懈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蓝图一】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构建一体化城市水网体系。围绕“2纵、4横、18湖”水系规划目标,加快“北国水城”建设,重点抓好松北灌排体系改扩建,开挖渠道23.8公里,完成4个湖泊及部分设施建设,力争实现通水见绿。实施松花江北岸东方红、三家子、松浦、外贸堤防升级达标和堤顶道路工程建设,力争实现区间道路通车。
【关键词】节能减排
【蓝图二】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重金属、产能过剩行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严格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阿城、双城污水处理厂增容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加快电镀生态园和哈三电厂脱硫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排污在线监控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依法从严查处非法排放企业。
【关键词】城乡环境质量
【蓝图三】实施磨盘山水源地保护规划,推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治理工程,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继续推进哈热电厂六期、国电平南热电厂新建、道里集中供热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拆炉并网进度,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加快公交车双燃料改造,强化机动车尾气和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确保市区环境空气质量2级及2级以上天数不低于315天。实施城乡大绿化工程,农村造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5%;城区新植树木70万株,新增绿地4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9%。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屯污水、垃圾、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新建示范乡镇、村屯36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