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三)

发布日期:2011-03-21    浏览次数:2

  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三)

  科教兴海铸就竞争力

  海洋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此,《规划》提出,要把科教兴海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性平台、专业性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完善现代海洋教育体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海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全面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现有各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规划同意新建的创新平台建设,在优势领域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构建以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龙头,以省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公共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升海洋教育发展水平。《规划》明确要探索落实区内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体制机制,加大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的政策倾斜,增加海洋专业招生计划;支持将中国海洋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类海洋大学,支持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区内其他高等院校选择发展特色海洋学科专业;在投资、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技师学院。

  构筑海洋高端人才高地。《规划》提出要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型海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海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培育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加快培育专业性海洋人才市场,建设东北亚地区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

  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蓝色经济区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重要任务。《规划》强调,要统筹海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一是围绕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规划》提出,要加强港口建设,打造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要加快重点铁路项目建设,构筑沿海快速铁路、港口集疏运和集装箱便捷货物铁路运输、大宗物资和省际间客货铁路运输体系;要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和普通路网升级改造,优化路网结构,形成干支相连、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要加快区域内机场建设和改造,形成以青岛新国际机场为中心,以烟台、威海、潍坊、东营等机场为依托的空港格局;要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工程,实现区域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货运物流化。

  二是围绕提高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和构筑经济发展的安全屏障,《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水资源保障工程,实现区域内多种水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区域的供水能力、水资源调蓄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要加快实施防洪(潮)减灾工程,努力实现水库、河道、防潮堤的统一规划,水库泄洪与河道防洪协调统一,内河防潮与沿海防潮协调统一;要加快实施拦蓄补源、地下水回灌、河口地下水库建设、地下坝截渗等工程,加大海水入侵防治力度。

  三是围绕构筑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沿海7市大型陆地风电基地和6个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规划建设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要加快推进海阳、荣成核电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力争形成两个核电基地;要优化发展燃煤火电,重点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燃煤电厂,适当建设3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机组;大力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快宁东-青岛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度,规划建设高效能的输变电工程,构筑智能化输配电网;加快油气储备与管网设施建设。

  四是围绕构筑智能化、宽带化、高速化的现代信息网络,《规划》提出,要改造优化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先进网络的试验与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要加快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构建覆盖海陆的三维地球物理信息平台,完善海洋信息服务系统。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规划》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积极推进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实行海陆环境同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海洋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规划》强调,要推行海洋立体开发方式,推广使用先进技术;重点用好存量建设用地,推进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开发;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全过程节水方式,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建立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

  第二,《规划》强调,要依据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生态空间结构,加快构建完善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体系,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治理,构筑沿岸生态林防护屏障,开展海岸带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海岛建设,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第三,《规划》强调,要推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海陆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治理,健全联动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和生活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流域和海洋污染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第四,《规划》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节能工程,制订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第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制定实施海洋监测和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规划,适时建设国家环黄、渤海海洋灾害预测与防灾减灾中心,加快推进监测和预报警报设施建设,着力突破重大海洋灾害精细化预警关键技术,提高海洋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构筑省市县三级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活力

  《规划》提出,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以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和推进海洋经济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培育一批以海洋产业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健全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总结推广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为着力点,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目标,加快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洋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与日韩经贸合作紧密的优势,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

  三是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促进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进一步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加快构筑以山东半岛重要沿海港口为核心、辐射带动黄河流域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与黄河流域有关省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增强服务带动能力。(作者:范恒山)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