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十二五”规划解读:城市发展篇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3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将围绕综合交通、电力、水利、通讯、市政、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坚持统筹城乡、适度超前、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将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

  积极推进对外通道体系的建设。佳木斯市将建设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对外通道,以适应对外经贸发展的需求。依托国家、省及市对外通道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佳木斯市对外通道运输能力,构建由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管道综合运输网络组成的大运能国际通道体系。

  构建佳木斯与黑龙江东部城市群间城际铁路网络,形成以佳木斯市区为核心的跨区域半小时城际快速铁路交通圈。通过推进佳木斯绕城公路及同江大桥建设,提高佳木斯过境通过能力,降低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的相互干扰,提升城市交通质量。

  “十二五”城乡公路网络建设将使市域内每个县市均有与佳木斯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连接,县市重点建制镇直接与国省干线公路连接,重要村屯半小时到达县城,其他乡镇1小时到达县城。农村公路通达行政村屯率提高到90%以上。通往国家AAA级景区均由三级公路连通。战备公路争取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标准。

  加快构建以佳木斯市区为主枢纽,富锦、同江和抚远为次级枢纽的客运枢纽系统和物流枢纽体系。主枢纽主要承担黑龙江东部地区客运中转运输服务和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富锦综合交通枢纽承担佳木斯东部地区客运短途中转运输服务和周边县市物流服务功能。同江国际中转枢纽重点保障国际物流。抚远综合交通枢纽承担口岸边贸集疏运物流和国际客运中转。

  “十二五”期间,将构建城市路网格局,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着力强化骨架,推进外环、中环、内环路建设,建设和改造“三横”(滨江大道、长安路、胜利路)“六纵”(国道201、红旗街、中山街、和平街、安庆街、科技大道)。到2015年,构建主次衔接、连通度高的城市道路网络,初步形成“外中内环相绕、三横六纵贯通”的城市路网主干线格局。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还将不断健全完善基础保障体系———

  加强输变电网工程建设。佳木斯市将新建220KV佳西、东风输变电站,重点建设110KV工业、大学、市南、市政、江桥输变电及联网工程,市城区新建110KV联网线路126公里,各县(市)新建66KV联网线路1500公里,110KV联网线路230公里。力争2015年前市区实现220KV不完全双环网。新建、扩建抚远、同江、富锦等地输变电工程。

  以支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大江大河防洪建设,提高城市防洪等级。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保证重点地区、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加强城市后备应急水源建设。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加强节水治污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数字化城市。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商务总平台,争取全市80%以上大中型企业和私营、民营企业大户实现电子商务。全市校园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远程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市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8%,入户率达到78%。

  加强城市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建立稳定的煤气和天然气气源、集中供热热源、城市给水水源及备用水源。到2015年,燃气气化率提高至80%,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86.6%,自来水入户率提高至90%。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