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牡丹江市围绕城乡贫困群众和五保对象生活、教育、取暖、住房、医疗、法律援助、丧葬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救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障对象达到21万余人。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在年底前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覆盖。
造福举措
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行后,牡丹江市21万城乡低保群众和五保对象在定点医院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结算时,将由定点医院直接按比例报销治疗费,实现同步结算,简化审批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救助服务。
市民政局局长聂伟说,结合省相关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今年牡丹江市困难群众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又有新突破:取消了救助病种限制和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比例。对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市区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人,取消起付线,不设救助病种,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按40%比例给予救助,对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医疗救助比例为60%。全年累计救助封顶线为8000元。
“一站式”即时结算不仅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创新改革,更是一项惠民工程。为此,在工作推进中将采取“两个三”战略: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三高”要求,打牢服务根基,市区将投入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00万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机制、救助行为监管机制的“三制”管理,推进规范发展。救助对象结账时,扣除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系统自动生成根据医疗救助政策设置的救助对象应该享受的救助金额。
造福愿景
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事中救助”。到“十二五”末,牡丹江市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实行城乡低保对象住院押金减免制度;为救助对象每年发放定额购药救助卡;适时提高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的住院治疗救助比例,力争达到100%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封顶线将提高到每年一万元,重特大疾病救助封顶线提高到每年三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