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第六届“艺博会”成果。会上,有关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举办“争艳杯”大赛意义和大赛评奖结果的情况?本届艺博会获奖作品拍卖情况如何?
省经贸委副主任胡渡南:这次的“争艳杯”大赛认真贯彻5月1日正式实施的《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是促进福建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展示八闽工艺美术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大的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水平,促进全省新老艺人传承技艺,交流经验,推陈出新。大赛圆满举办,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工艺美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为了办好“争艳杯”大赛,我省组织了全省工艺美术行业8大门类、13个品种、1076件作品参加大会评奖,参加大赛的新品、精品、佳品很多,是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许多作品都很有创意。有的传承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的反映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文化,刻画出时代发展的精神;有的根据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色、不同的历史故事、宗教人物、景点山水、生态环保的平台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巧夺天工。经过大赛委员会和专家的评选,大赛领导小组最终评出金奖64项、银奖99项、铜奖157项、优秀奖205项。
时代在进步发展,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全面复兴,福建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四大省区之一,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海内外工艺美术界携手合作,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结出更多璀璨的工艺美术品之花,为福建成为工艺美术品强省作出积极努力。组委会将把这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进行整合,出版相应的资料,把作品更好的展示出来。
记者: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设有哪些奖项?最高奖项花落谁家?
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副主任顾正:百花奖是第六届艺博会的一个亮点,是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是业内期待和向往的最高荣誉。本届百花奖参加地区除西藏、宁夏外,入选作品涵盖了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作品1430件,同比增加近一倍。本次共评选出特别奖5件,金奖181件,银奖229件,铜奖170件,最佳创意奖14件,最佳工艺奖13件。其中特别奖5件分别为莆田宋春国创作象牙雕刻大屏风《福禄寿》,广东康惠芳、刘少铭创作的潮绣钉金垫浮双面秀大屏风《松鹤延年》,福建林陵祥创作的银丝工艺《银翼善冠》,新疆马金贵金镶玉嵌碧玉《文案十一珍》,浙江吴丰硕、胡裕庆创作的古典家具《莲花禅椅》。
此次莆田地区参评作品总计249件,参赛作品出类拔萃,颇见成果。荣获特别金奖1名、最佳工艺奖1名、金奖26名、银奖42名、铜奖26名。
记者:第七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将有什么新的思路与举措?
莆田市经贸委主任王加林:为了贯彻好省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办好艺博会,我们就第七届艺博会提出以下办展思路:
继续向精品化发展。从第七届开始,提高艺博会的参展门槛,参展商须经过当地工艺美术协会的推荐,才能获得艺博会的参展资格,从而提升艺博会的档次和水平。对于由省级以上行业协会推荐的展品,组委会给予优惠,免收展位费。
设立艺博会大奖。可命名为“海峡杯”,组织业界权威的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鉴,努力提高大奖的含金量,吸引两岸的精品前来参展。
探索展品拍卖机制。将参展作品中的精品分门别类进行造册,广为宣传。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拍卖公司联系合作,对艺博会大奖获奖作品进行拍卖,吸引国内外知名买家进场竞拍,从而提升展会的影响力。
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美术类知名院校的合作,鼓励其在莆设立教育研究机构,整合成立莆田工艺美术学院,聘请本地以及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客座教授,促进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推动新人辈出。同时,探索高校与展会的合作模式,将艺博会打造成高校艺术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高校也将艺博会作为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的平台,丰富艺博会功能。
评选市级工艺大师。以第七届艺博会为平台,评选第二届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提升本市工艺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扩大莆田工艺美术的影响,打造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提升现场交易量。要进一步扩大展区面积,可将展馆一层和二层分别设为评奖区和交易区,以增加现场交易量。
尝试分专业办展。以展会经济来推动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分别举办古典工艺家具展、木雕展、佛教用品展、油画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