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4月28日(星期四)15时30分
地点: 洪山礼堂三楼八号会议厅
内容: “十一五”湖北省扶贫开发综合报告
主持人:我们湖北是一个集老、少、山、库、湖于一体,贫困地区的面比较大,贫困的程度也比较深的一个中国中部省份,也是我们全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那么从2006年开始,我们省政府颁布了湖北省扶贫开发"十一五"的规划,到去年底,这个规划的实施工作已经顺利圆满完成,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消息,湖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和湖北省扶助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这几个单位联合组织一个专班,对全省"十一五"的开发工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形成一个湖北省"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综合报告,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将请省政府扶贫办公室的领导向各位发布湖北省"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的工作报告,并且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那么今天主要有两个议程,一个是发布报告,一个是回答新闻记者的提问。我们现在先请省政府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杰同志,发布湖北省"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报告和议程。
张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为了向社会公众发布宣传好我省"十一五"农村扶贫开发和做法的成效,以便更好地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安排,下面我向大家发布湖北省"十一五"扶贫开发综合报告:
一,"十一五"扶贫规划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776元增加到2010年3451元,人均递增14.2%,比"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500元的目标超出38%,全省共解决了约2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平均每年减少40万人。
2,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区别写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全省老区频率地区新发展特色经济领域园685.4万亩,平均每年新增137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柑橘、茶叶、板栗、畜禽、水产、无公害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布局。
3,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全省老区贫困工业区通城水泥路累计达到10万公里,实现了规划付出的90%以上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的目标,解决了约4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4,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进一步环境。2010年29个重点县完成地区产值1544.51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87亿元,年均递增24.3%,实现了规划付出的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重点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实现了规划付出的达到60%以上的目标。
二,专项扶贫工作开创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6515个贫困省分期分批实施了总村推进,实现了"三个确保"的任务,全省共认定了117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发放扶贫项目贷款36.85亿元,财政扶贫贴息1.1亿元,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新建特色产业基地298.7万亩,实施“雨露”计划不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25.8万人,超计划11%,就业率达到95%以上,投入扶贫搬迁补助资金3.2亿元,实施扶贫搬迁5.4万户,21.57万元,超计划8%;投入老区建设资金4.37亿元,共扶持1515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差别贫困地区"百乡千村"扶贫工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5亿元,帮助1500个茶花贫困村改变了面貌。
三,扶贫试点试面探索新机制。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性工作,竹房城镇试验区,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湖北武夷山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这些试点试验区覆盖了24个重点贫困县,两年多来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共实施重大建设项目753个,完成投资239.79亿元,2010年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351.92亿元,比2008年增长4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6.15亿元,比2008年增加39.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十三亿九千六百亿元,比2008年增长49.8%。
"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展了多项国家扶贫试点试验工作,在大悟、建始、竹山、恩施、郧县、罗田、秭归等7个县市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开发试点工作;在红安、宣安县开展革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在麻城市、阳兴县开展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的试点工作。在重点县的201个贫困村,开展了生产互助金试点工作;在重点县开展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试点工作,完成了9160个村的贫困农村试点和建党立法工作;在罗田县开展了很多的理论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对建党立法、贫困户子女接受高职和中职教育实行一卡通直接补贴,上述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及为下一步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四,构建大扶贫,凝聚新合力。多年来15家中职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我省2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18亿元,帮助引进资金1.5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67个,160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全省29个重点县,投入发放资金21.64亿元,帮助引进资金20.3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317个,有利地实施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民间组织、助鄂部队等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帮助和支持老区、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谱写了扶贫济困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五,有效推进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十一五"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强化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制。"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就扶贫开发工作下发了19个专项文件、13个专题机要,省政府办公厅连续三年将全省扶贫开发年度工作要点以鄂政办发1号文件的名义下发,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任务提供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保证。
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29个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把提高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在工作布局上,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实施差异式扶持措施,以整村推进为重要平台走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基础拼闲、社会进步的综合扶贫开发路子。
3,坚持投入清洁、资源整合,加大对老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五年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扶贫资金29.5亿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6.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67%、60.7%、47.8%和1.6倍,在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连续四年开展的全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我省获得了两个A级、两个B级的奖励,在领先的行列。
4,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扶贫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十一五"时期,我们重点抓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考核办法,扶贫项目省推备案方式,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办法、扶贫开发统计监测等一系列扶贫制度、机制改革,提高我省扶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省人大修订并颁布了新的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的修订工作也纳入了省人大立法的议程,这标志着我省扶贫立法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5,坚持社会动员,群众参与,合力构建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十一五"期间,我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及时调整扶贫的战略思路,有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转变为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扶贫,转变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全国参与相结合;由主要依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转变为财政资金投入与强农惠农睁着投入、社会资源整合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大扶贫格局。
六,"十二五"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展望。我省新的十年和"十二五"扶贫开发面信心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1,扶贫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任务仍然艰巨。2011年底,我省建党立法的贫困农村、贫困人口仍有589.81万人,贫困发生例为14.7,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高繁扇区、库区、地方边沿多发区,大部分贫困农户强壮劳力少,长期病缠多,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
2,自然灾害危险严重,应该反应的现象比较突出。我省贫困地区生态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并且不足,遭受严重干旱、山洪、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威胁,频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部分脆弱性农户反复性贫困。
3,区域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相对贫困现象日渐凸显。"十一五"时期,29个重点贫苦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份额由2005年的10.6%下降到2010年的9.8%,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农民纯收入的差距由2005年的1323元扩大到2010年的2381元。
4,扶贫工作进展不平衡,扶贫政策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存在着重区域发展,轻扶贫道路;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开发和能力建设的倾向,全省财政资金投入总量偏少,与扶贫矛盾需求劳动突出,整村推进规划的村数量增多,专项扶贫资金的集中度和投入强度明显不够,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分别短缺,贫困农户生产资金缺乏。
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的有利条件,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改善民生、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我省实施"两圈一带"、新农村建设符合城际的试点和两区试验区建设,贫困地区经过多年的扶贫,已有一定物质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十二五"推进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我们坚信,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一定会按照国家和省级刚颁布的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刘连宏: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也非常丰富,基于这个情况,也提出了经验,对下一步的工作也有优势。那么,坐在中间的这位领导,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杨朝山主任,杨主任和张杰同志就来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那么现在就进入第二个议程,有请我们的记者朋友提问。
媒体一:总书记刚刚主持了政治局的会议,布置了扶贫开发,因为过去五年,我们湖北的"十一五"的扶贫规划顺利地实施,那请问未来五年和新的十年,扶贫开发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谢谢。
杨朝山:刚才这位记者提出来,前两会也就是在4月26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新十扶贫开发。我也是从传媒上看到了对这次会议的报道,这次中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说明扶贫开发在今后科学发展、高度性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欧这次会议上发布的消息来看,会议在充分肯定了中国新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所取得成绩的前提下,分析了当前中国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再一次强调我们国家现在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指出中国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发展的水平仍然不大,中国现在各处贫困的地区仍然集中在西部和中部一部分连片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还很大,要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惟有这些地方又好又快地发展,比较大地影响我们国家的小康进程的实现。
下一步我们湖北省扶贫开发研究的重大问题是什么?其实刚才我们新闻发言人张杰同志已经说了,我们湖北省的扶贫开发,"十一五"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双政策,我们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现在,我们发展不平衡,我们湖北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展比较快,但是西部,十堰、恩施,东部的大别山,以及我们南部的罗湖扇区这些地方发展,与全省的发展差在拉大,现在的问题是吃饭的问题、温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就是如何能够让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特别是贫困人口拥有加快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从湖北的情况来看,贫困人口比重仍然很大,所以要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在扶贫开发方面进一步地了解对象,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人群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让他们能够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媒体二:我想问一下,今年由于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我们在扶贫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和哪些项目?另外就是请帮我介绍一下,我不知道扶贫开发,武汉的情况怎么样?谢谢。
杨朝山: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近的扶贫开发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头至关重要,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及从09年开始,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研究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制定"十二五"扶贫开发的规划,"十二五"扶贫开发的规划和纲要,现在正在按程序进行审定,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要求省委省政府,作为扶贫办主任,我的体会是随着今年我们省两会召开之前,省委分别在恩施和武汉启动武夷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可以说是吹响了"十二五"服役开发的集结号,那么从今年的扶贫开发上来看,主要概括起来讲个就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要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区别发展,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地瞄准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扶贫大会,他们说促进区域发展,我前面已经说了,年初启动了两区的建设,这两区全是国家个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我看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媒体说一红一绿,或者叫一东一西这样的概念,这是一。
第二,张教授在他的发布当中就说,今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与各城市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就是推进7个县,扶贫共享试点,这7个县也是各省的重点贫困县,就是希望他们通过扶贫共享的试点来为全省跨越式发展、贫困老区、革命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开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今年我们结合湖北的实际,省财政新增了茶花贫困地区或革命老区的新增采购扶贫资金,开展了以乡为单位进行人群开发,今年和去年一共是20个乡镇,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这是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国家还有新闻单位试点。比方说武汉市,就是开展以乡为单位的、整乡推进的扶贫开发这样的工作,那么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在全省搞20个乡镇,就是借武汉整乡推进的这个经验。
那么对于扶贫到户这个措施来说,仍然是要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实施"十二五"的计划,培育致富产业、移民搬迁等来改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来提高他们、促进他们,最终来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刘连宏:我在这里补充一句,武汉市的新农村建设,它有一个名字叫"家园计划",就是家园建设,就是由湖北省民政局牵头抓的一项工作,这个全省是走在前列。所谓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是借着武汉市这个经验在做,去年我带一个队去进行过进展情况的检查。看看还有哪位记者朋友?
媒体三:我有三个问题,在我们这次报告也提到了,就是"十一五"目标的完成掌握的一个问题,那么归纳起来,您觉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第二个刚刚我也听到杨主任提到的,就是跨越式发展,那么跨越式发展的话,那么对在扶贫中的环境、更低这种行为的话,它们在发展中有没有矛盾,对更低保护和环境保护。然后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十二五"的时候提出的惠农强农、改善民生基本工作,就是促进基本工作服务,那么我们将做哪些政策上的扶持,将会对这种基本的公共服务进行保护呢?
杨朝山:提出了三个问题,我还是尽我最大的能力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十一五"的扶贫开发,湖北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暗暗存在着一些问题,前面我已经讲了,要说"十一五",湖北省的扶贫开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个人理解,我觉得湖北的扶贫开发,"十一五"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大扶贫的理念,简单以说现在的扶贫开发,不是我洋主任说的扶贫部门的扶贫,是省委省政府动员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来开展扶贫开发,扶贫开发已经成为了成民生的工作,得到了湖北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张杰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他的发布当中,说了我们有三个由什么为主向什么转变,过去我们的扶贫,主要是局限在我们专项扶贫,也就是少数几个部分,比方说扶贫办自己的贡献,那么"十一五"的大局形成了政府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结合,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社会扶贫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相合,实现了由政府的财政投入向各种强农惠农资金、社会资金整合相合这样一个转变。
大扶贫的决定已经在湖北可以说是影响非常深的,我记得我们去年在这个地方的一次新新闻发布会上,就党政机关的人员"十一五"之前扶贫帮扶领导小组只是局限在城乡单位,只是局限在省政府20多个部门,现在在"十一五"扶贫里面,省委省政府有60多个工作部门都参与到扶贫开发里面,我们大家可能看到今年年初,我们发布了一个在世界的旗帜下讨论的试点办法,发布了今年的扶贫开发比去年的扶贫要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这个广告,这个充分反嗯了大扶贫的格局所取得的成效。
这个记者问跨越式发展和这个环境、资源有什么影响的问题,我觉得不矛盾,跨越式发展也是在过去的发展、协调发展、包容发展的前提下来约定,如果是物质两型社会的发展,物质及资源环境友好的发展,那么就不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跨越式发展的真正内涵,跨越式发展对扶贫开发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要求品地区、革命老区以更加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有效地开发措施,以更大地力度来促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特别是贫困农户,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要跟上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要缩小中部地区无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强调合作资金,那么表现在基础和公共设施方面,现在我们大家就已经看到了,"十二五"规划已经下发了,在一个月以前已经在《湖北日报》发布了,从这个规划来看,"十二五"民生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怎么样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问题,已经是规划当中的重点,那么"十二五"的扶贫开发规划,和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的纲要,也是把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将有关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比方说道路交通,那么这就交给交通部门,在"十二五"去完成,我就简单地说,这是我理解的一点相簿。
刘连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请《湖北日报》的记者做最后一个问题的提问者。
湖北日报:我仔细看一下这个报告,报告里边讲到2010年底,我们湖北省建党立法的一卡通保持在589万,我查看了一下历史资料,建党立法的贫困人口07年的时候是570多万,这个数字比以前要多;第二个就是在报告里面提到的,农民纯收入05年的时候是1300多块钱,10年是变成了2300多块钱,差距在变大,这从扶贫的数字来看,是越扶越贫,我想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减贫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贫困人数的基数还是这么大,请您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由这个问题也引申出第二个问题,中央政府会上说,在"十二五"包括未来十年,要彻底流转这种超越扩大的趋势,我想问您一下未来的五年包括十年,扶贫的潜力是什么样的?工作重点主要在哪里?
杨朝山:你给我提了意见,这像个问题都是很尖锐的问题,我也不一定说得清楚。但是就现在建党立法的贫困工作,07年是570万元,到2010年底,在张主任发布的报告当中,就是589.81万元,这是事实,我主要谈亮点情况。
第一,这个570万元是神扶贫办05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做的,当时的贫困人口是600多万,按照中国人口,这两面的工作,就是贫困人口在下降,570万是比建党的时候下降了,那么现在讲湖北省还有589.81万人,就是在09年初,根据国家的要求,省政府批准由省扶贫办、省发改委、财政厅、民政厅、统计局几家联合参照国家的贫困标准,根据05年建党立卡的贫困人员的状况,结合你那个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按照我们申请,小组评议,村委会省级公示,乡镇批准,再一次进行了建党立卡,所以我们建党立卡之后,我们的贫困人口的标准提高了,我记得不太准确,我们05年的扶贫标准是786,我们09年是叫1067,我们有位同学在这里,所以标准提高了,我们建党立卡(音)的贫困人口我发生了变化,这不是因为贫困人口越扶越多,你看随着我们中央的这次会议提出来,新时代的扶贫标准,大家现在看扶贫,媒体上公布比较多的,包括国内外都比较关注的,就是中国的扶贫状况,那么中央这次已经定了,下一步要提高,至于提高多少,我还没有得到准确信息,那么我们现在还剩下的589.81万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但是这个标准也不是严格的就是国家现在实行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你参考国家的标准,然后结合05年建党立卡(音)的主要工作,再根据你那个地方当地人的纯收入来计算。
我在来参加这个发布会之前,也做了一点作业,我也想到肯定会有记者要问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做了一些功课,如果按照我们589.81万人,按照国家的法定体系,入户调查的情况来进行推算,就是说这个标接近高于人均纯收入2000以上这个水平,所以它的建党立卡的标准要高一些,这是一个。
第二,我们这位记者朋友提出来的差距,不仅是没有缩小,而是扩大了,我们包括在"十二五"的新闻发言人里面说到的,差距由1323扩大到2381,这也是客观,这也是扶贫开发在我们"十一五"出台的湖北省扶贫开发的规划也有一个基本的初衷,是希望这个差距缩小,但是运行的结果,这个差距扩大了,这是事实,那么下一个五年或者下一个十年,符宾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遏制、要扭转差距扩大,中央的政治局是说扭转,从湖北这个情况来看是要遏制差距扩大的趋势,怎么办呢?只有促进老区和贫困地区更快地发展,其他的发展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前面已经说了,我就不说了。
省委省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过程当中,不断在升华这个战略的部署,我前面不是已经说了两区的启动,两区的启动本身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促进这个地方加快发展,要遏制和扭转这里发展的市场。下一步我们湖北省还将会按照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前面说的四个体现湖北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突破促进区域开发、通过进一步瞄准贫困人口,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来适宜我们湖北省的发展,但是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那确实要靠时间的检验。
张杰:从前五年的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五个年度有三个年度,贫困地区是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水平,这是增长的,有一个年度是低于,一个年度是持平的,所以从总体长来看,增长幅度来看,我们贫困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增长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原来的基础太低,从结构趋势来看,它不是一个合法的趋势。
刘连宏: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此为止。大家都知道扶贫派发工作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规程,那么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湖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最低生活保障这个制度也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尽管还有500多贫困人口,但是由于贫困标准高,这个成绩还是很理想的,应该说"十一五"期间,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湖北特色扶贫开发路子,另外前天胡锦涛总书记又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新一轮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另外各级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相继做了报道。那么与此同时,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媒体记者朋友们,把我们湖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辛劳报道好、宣传好,为发展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助一臂之力,同时我也相信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对推动和加快我省在新时期的建成事业的过程,并为社会各界积极地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天天都有好心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