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渭:陕西列出时间表 ——《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解读之一

发布日期:2011-12-02    浏览次数:1

    渭河治理的时间表从来没有这么紧凑。在用五年消除黑臭之后,2011年,渭河迎来了更加深入的治理——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到2014年底使渭河水变清。目标既定,再度彰显陕西治渭的决心和信心;铁腕之下,《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迅速出台,治渭行动路线图清晰展现,清澈渭河,人们拭目以待。


铁腕治渭:陕西列出时间表

——《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解读之一

 



   经过夏秋两季的肆意奔流后,冬季的渭河在关中平原腹地缓缓流淌,像是进入了休眠期。而对渭河治理来说,这个冬天却不平静——一边是现实:渭河尽管刚刚脱掉黑臭的外衣,仍有部分支流处于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一边是行动:短短三年时间内,不仅要使渭河不黑不臭,还要恢复清澈,呈现北方河流健康水体。

   差距之大,任务之艰巨,是渭河治理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怎么办?政府官员、环保人员,甚至普通民众将目光聚集于此。2011年12月,陕西省出台《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治渭规划出明确的行动路线图,在治疗了黑臭的表面病症之后,一场清澈渭河深度治疗已然拉开帷幕。

  

   明病因:渭河挑战“污染关”

  

   渭河病得有多重?2010年底渭河干流有69.2%河段超过水域功能标准要求,13个监控断面中9个仍属劣Ⅴ类水质。特别是咸阳、西安段,接纳了65%的污染物排放总量,6个监控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类。

   更详细一些的数据将问题暴露无遗,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目前正在污染渭河的有三个方面,其中工业污染占渭河污染总量的23%,生活污染占渭河总污染量的42%,农业面源污染占渭河流域总污染量的35%左右。

   目前,渭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国控、省控污染源共计130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4.9万吨和0.42万吨,分别占关中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9%和75%以上。这些高污染行业排污强度大,治理难,也是规避监管、违法排污的重点对象。

   虽然渭河流域基本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种种原因,截至去年底,关中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仅为68%,低于77%的全国平均水平。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仅西安市每日还有50万吨左右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而排到渭河。

   农业方面,除由传统的农业种植施用化肥所造成的污染外,近年来,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业发展又成为渭河污染的又一来源。

   再加上渭河流域生态基流不足,在枯水期,渭河干流水基本是生活和工业废水的综合,生态水严重不足。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先后投资170亿元治理渭河污染,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注重源头治理、干流控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基本消除了黑臭,但距离健康河流的要求还很远。

   据测算,随着关中城市群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呈年均10%的速度在递增,如不继续采取防治措施,要不了几年,渭河水质就会重现当年的黑臭情景,耗费近200亿元修起的河堤内,又是一条臭水沟,打造一条安澜河、景观河、生态河的愿景就会落空。

  

   出利剑:治污迈向“升级关”

  

   《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渭河开出深度治疗方案,涵盖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生态水补给诸多方面,按照“渭河三年变清”的总要求,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治污设施的提升改造与污染减排奖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三大治污政策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的三大措施,使新一轮渭河污染治理,从单纯工程治理走向综合性全面整治;从低标准治理模式走向高起点整治;从就河治河走向流域内外长远统筹整治。

   渭河之病,深入肌理,非经刮骨疗毒之痛,不能痊愈。依照行动方案,第一剑就要割去工业污染。“十一五”期间,陕西对渭河流域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淘汰关闭,仅造纸企业就由“十五”末的近700家减少到60家。

   在即将开始的三年行动中,利剑直指高污染企业,2013年底前,陕西渭河流域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及工艺落后、耗水高、难治理的小氮肥企业,三年内要关闭31家企业(含迁建1家),削减化学需氧量约1万吨,氨氮约0.1万吨。

   关闭不是目的,对于那些有能力进行污染治理的企业,将面临更加高标准的排污要求。按照新颁布的《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污企业需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新的标准达标排放,2012年6月前不能达标的企业也将面临停产治理或淘汰关闭的命运。

   第二剑在农业,多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没有有效的控制方法,面对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2014年,建设117个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工厂,解决27个万头猪场、90个百头牛场粪便污染。通过这些措施,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学需氧量约1万吨,氨氮约0.05万吨。

   第三剑重中之重在城乡,继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集网络,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达标率。到2014年底,渭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万以上人口的建制镇60%以上,县城80%以上,设区市达到90%以上,工业园区达到100%。

   不仅如此,面对水量稀缺的渭河,中水利用也成为保护渭河的有力措施,按照行动方案,设区市中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工业园区达到30%以上。预计到2014年共将扩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62个,日处理能力191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3.5万吨左右,氨氮约0.35万吨。

   即便是三剑齐下,斩断所有污染源,治理渭河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据统计和测算,关中地区年排工业和生活污水约8.5亿吨,这些污水即使全部处理达到目前最严格的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渭河干流华县断面仍然需要40立方米/秒径流的生态水的稀释,才能达到地表水的Ⅳ类标准。

   因此,引得活水补充渭河也成为三年行动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引汉济渭工程和其他重大水利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执铁腕:政绩必过“治渭关”

  

   利剑出鞘,还需铁腕执掌。治理渭河已经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发展问题、生存问题、政治问题。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流经陕西5市1区,是养育关中人民的母亲河、生态河和命脉河。历史一再证明,渭河兴、陕西兴;渭河衰、陕西衰。特别是今天,渭河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2%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工业总产值,是陕西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渭河治理不好,沿渭地区的发展就谈不上科学,更难以持续,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因此,在发展中不仅要评价经济发展指标,还要看渭河水质是否好转这条“民生指标”。把推进渭河流域治理的成效作为衡量沿渭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就成为推动渭河治理的重要抓手。

   按照行动方案,从2012年起,渭河污染防治将纳入陕西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定量和定性双向考核。这意味着渭河治理的好坏将成为考核政府官员政绩和官员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渭河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沿渭各市(区)政府将于陕西省政府签订治污责任书,换句话说,各市县的一把手将成为本辖区渭河段的“河长”,对水环境质量负总责。

   除了政绩考核,渭河污染补偿制度还将让治理不利的政府获得经济惩罚。陕西省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又根据国家“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和渭河污染治理要求,对渭河流域水污染物补偿方案做了进一步调整。按照新标准,沿渭河流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4市,一旦排入下游城市的污染物浓度超标,每超标一个单位,上游市政府须支付污染补偿金最高将达到150万元,是原来金额的15倍。

   铁腕之下,2011年前三季度,西安、宝鸡、咸阳3市因治理渭河污染不利,总计缴纳了8930万元的环保罚款,是2010年3市因超标而缴纳的补偿金380万元的23倍。

   与治理渭河的巨额投入相比,更多情况下,罚款只是一种警示。按照行动方案匡算,三年总计要投资约80亿元,来完成31个关闭转产项目(含迁建1个)、62个新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51个升级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8个新建垃圾处理项目、53个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10个农业污染治理项目、14个生态湿地和生态治理项目、32个监控能力建设项目……

   渭河的清澈、健康正是依赖于在政府主导下,这些项目的顺利进展和运行。如此而行,“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的美景重现渭河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本报记者 王睿 通讯员 潘进夏)

 

 

 

 

 

(网络编辑:zy)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