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证实今年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

发布日期:2012-04-01    浏览次数:5

  28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证实,该部将在今年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并下发公共租赁管理办法。他还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央将出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

  2010年,住房保障法曾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时至今日,住房保障法突进搁浅,转而将以行政性法规代之。据知情人士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保障法出台条件尚未成熟,一些思路尚未理清。然而,全国已建成的近千套保障性住房已不能等待,呼唤出台纲领性的管理规定。

  保障房保障谁仍存在争议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齐骥表示,现行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文件发布虽有一定的效率,但是尚未形成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的约束。工作中存在一些政策的边界不够清晰,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保障的范围,保障的方式,政策的衔接,工作机制等还有待于通过实践不断地去完善和提升。”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雪梅指出,地方保障房管理工作需协调各部门,需要国家给予指导性政策。例如,有地方在供求关系中已出现问题,导致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出现大量空置。

  姜雪梅认为,迫切需要规定的是,保障房针对的是哪些群体的利益,以及房价与收入的比值。

  不过,正是在保障房针对的对象上仍存在争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昨日指出,住房保障范围应该扩大到非本地户籍家庭,例如公租房可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而中国城市发展学会副理事长周天勇却认为,保障房应保障较小一部分人,让政府为社保、医疗、教育打包之后,再完成“大保障”只可能是“乌托邦”。

  齐骥昨日承认,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资金筹措和土地压力,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无法解决资金问题。由于征地拆迁,国有土地拆迁不足直接影响到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按期开工。

  周天勇指出,目前房价虚高是因为土地出让不合理所致,“大保障”治标不治本。要解决问题,土地关系需先理顺。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