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革命老区原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国家战略全面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老区迈上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
中国网《中国访谈》特别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秦玉才司长,就《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相关情况进行权威解读。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它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一个落脚点,同时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这里既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也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老区也是我国能源和矿产等资源富集的一块宝地。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生活不断改善,但是这些地区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特殊问题,比如说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产业发展不具备规模等情况,依然阻碍着老区的快速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亟需我们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推动老区的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在2012年3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积极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老区从此可以说是迈上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全文对外发布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本期的中国网《中国访谈》就特别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的秦玉才司长,请他就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相关情况为我们做一个解读。秦司长,欢迎您做客我们中国访谈!
这次规划当中提到的陕甘宁革命老区在地理位置上究竟包括了哪些地方?涉及到了多少人口呢?
秦玉才:《规划》范围包括陕甘宁三省区的8个地级市及其他地市的9个县,具体来讲,包括陕西省的延安、榆林、铜川3个地级市,甘肃省的庆阳、平凉2个地级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吴忠、固原、中卫等3个地级市,以及陕西富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甘肃会宁,宁夏灵武等9个县(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2.8%,2010年末总人口1762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36069万人)4.89%。
中国网:这些地区您刚才提到有八个地级市和九个县,是如何来选定的?基于怎样的标准?
秦玉才:规划范围的选定是以原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核心,立足于老区各市相连的地缘关系、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共同的革命历史地位,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和协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的。
中国网:其实这一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我国推出的可以说是第一部专门针对老区振兴发展这样一份规划。出于怎样的考虑,国家要制定这样一份规划?
秦玉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中央11号文件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也把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重点地区,明确提出要加快老区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应该说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革命老区量身订做的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规划。所说的“量身订做”,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革命老区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我们都知道,革命老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及边缘地区,是能源的聚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而且组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很大。
第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昼夜温差较大,发展特色农产品潜力非常大。
第三,交通区域条件很重要。老区位于陕甘宁三省区的交界处,包括包头至西安铁路,还有北京至西藏的几条高速公路都从这里穿过,也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
第四,生态地理位置重要。革命老区大部分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老区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
第五,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因为我们都知道,老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早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包括农业文化、游牧文化、秦岭文化、黄河文明与黄土文明等多种文化。老区为中华文化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外老区还有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创造了富有西部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一个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规划,是一个专门对革命老区发展的国家层面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对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对陕甘宁、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发展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网:它在西部大开发整体的战略当中是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秦玉才:前面我说过,陕甘宁革命老区有五个资源优势,这些优势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西部大开发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恰恰陕甘宁革命老区是我们西部开发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重中之重。另外,陕甘宁革命老区也是个贫困地区,是西部大开发扶持的重点区域。编制实施《规划》,是落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规划》本身也是新10年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政策和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网:我们刚才也说到了,陕甘宁地区是扶持的重点,经济相对落后,发展水平不是那么超前。您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来说陕甘宁地区发展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秦玉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目前来讲还有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另外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丰富的资源还有待于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网:其实您刚才也提到了,陕甘宁地区是有着独特优势的。您再跟我们具体说一说这些优势主要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玉才:这些优势主要是五大方面:
第一,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第二,丰富的土地资源;
第三,交通区位条件重要;
第四,生态地位重要;
第五,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中国网:在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对于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上有什么样的总体要求?
秦玉才:规划里面对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要求,概括起来贯穿了一个主题主线,那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另外突出了“两个进一步”: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总体要求里面也强调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第二,加大综合治理、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第三,突出资源转化战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第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五,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革命老区全面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
中国网:这次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文件,而是有相当多实化细化的内容。您跟我们具体地说一说它在细节上包含了哪些具体的项目,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的规划有没有一个战略定位?
秦玉才:《规划》明确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战略定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就是要把革命老区建设成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应该说这些定位体现了国家对革命老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
《规划》里面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了一批重大项目,主要是围绕交通、水利、生态环境、能源化工、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了上百个重点项目和一大批中小项目。这里既有关系全局的一些重大工程,也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中小项目;既有铁路、高速公路这些重大的公路项目,也有像乡村公路等小的项目;既有产业发展的项目,也有民生改善的项目。
中国网:规划涵盖了方方面面,是非常有细节化的一份规划。您跟我们说一下这个规划期大约有多长?它分了几个阶段呢?
秦玉才:规划实施期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十二五”期间,再就是“十三五”这样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十二五”,我认为老区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是在打基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老区的发展保障能力;另外就是要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特别是推进煤炭基地、石油天然气,包括新能源及电网这些能源基地和通道的建设,增强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中国网: 第一个阶段其实“十二五”应该是到2015年,今年已经是2012年了,只剩下3年的时间,您觉得时间上来看是不是很紧迫?
秦玉才:时间上来说很紧迫了,仅仅只剩3年的时间,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的任务,应该说还是比较艰巨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中国网:现阶段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秦玉才: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能力;二是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优化水资源环境。水资源缺乏是制约老区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加强水利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特别是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能因为老区的大开发而出现大开挖,要坚决杜绝防止这种现象。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位于三省的交界处,虽然说它们都属于老区,但是我想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是不尽相同的。国家规划出台之后,在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上有没有一个新的思路?
秦玉才: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特别是规划如何实施,如何尽快见到成效,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想老区在规划实施中如何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三省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老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支持,特别是作为我们西部开发司,我们还要集中跟踪了解老区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二是陕甘宁三省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及时沟通、认真抓好规划的落实;
三是建立老区城市间合作的机制,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市场一体化。
中国网:我们都知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让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陕甘宁革命老区在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上有没有一个思路?
秦玉才:交通基础设施是老区发展的保障,有一句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规划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公路、铁路,包括民航等公共运输系统。这里面提出了几个重点:
一是要打通包括省内的或者是老区之间的一些断头路,要能够实行互通互联,提高道路通勤效率。
二是加强主干道建设,包括一些经济干线、红色旅游线路,提升公路网的水平。
三是建设一批铁路,包括老区到西安、银川、兰州、包头等这些区域中心城市的铁路,要做到互通互联,开工建设一批区域性的铁路干线。
四是建设一批机场,包括延安机场、银川、榆林、庆阳机场。还有旅游机场,包括壶口、平凉等机场。
中国网:除了交通资源,水资源也是很重要的,水资源的缺乏是制约着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根本性的因素。国家在以后开发利用陕甘宁老区水资源上有什么重点?
秦玉才:加强水资源利用对革命老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规划里面提出了两个重点:
节流与开源并重,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流就是建立两个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的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还要建立水权制度,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有效改善水环境。
开源就是要兴建一批水利工程,包括水库、调水工程,还有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中国网:刚才您在介绍战略定位的时候也提到了,国家要把老区打造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对于推进示范区的建设有没有部署?
秦玉才: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是非常重要的,具体部署就是: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重点是治理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风沙区、土石山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
二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三是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
四是加大荒山荒漠的绿化进度,尽快使黄土高原由黄变绿,让黄土高原重新披上绿装。
中国网:在我们的战略定位当中还提出,国家要将老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具体有没有什么措施?
秦玉才:《规划》提出将革命老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老区能源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
二是老区能源化工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宁东、榆林这些煤化工基地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
三是这个地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大。
加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个根本途径。
按照合理布局、环保优先、疏转并举、循环发展的原则。我认为重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陕北、陇东、宁东三大煤炭基地的建设;
二是抓好资源深加工,促进资源型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左右翼拓展;
三是要抓好产业聚集,不能遍地开花;
四是要抓好重大配套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水平和层次。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规划当中也是提出了将老区打造成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打造这个旅游区我们有什么进一步的措施?
秦玉才:这也是规划战略定位的其中一项。陕甘宁老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根据地,延安、榆林,包括南梁等孕育着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是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一步主要措施有:
一是加强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造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这个品牌;
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一批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
三是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发基地建设,包括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创意产业的发展等等。
中国网:我们知道,这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在今年3月2日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这份规划出台以后,您预计一下,会给老区的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或者是例子和我们分享一下?
秦玉才:当地老百姓对革命老区规划很关注。因为规划把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试点区。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力争早日达到或超过西部的平均水平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再有就是,老区要建成国家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如何通过资源开发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过去资源开发中出现了一些现象,例如企业赚了钱,当地老百姓还是那么穷,企业开发了煤炭和矿产,可是给当地留下了污染,有些地方老百姓水也喝不成了,地方税收也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所以要把资源开发与当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提高收入水平结合起来。
榆林市通过在资源开发中增加了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工补农,企业扶贫等多种渠道,引导工矿企业和社会结对帮扶建设新农村,形成了企业帮带新农村建设的榆林“府谷现象”。榆林先对老百姓实行免费医疗,实行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对老百姓都带来了一些实惠。根据榆林市“十二五”规划,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800元,比“十五”末增长了2.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20元,也是“十五”末的2.6倍。“十二五”期间,规划城乡人民收入要实现倍增,也就是到2015年分别达到33600元和11200元,大大超过了西部的平均水平。
中国网:您认为这份规划对于老区的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什么积极的举措?
秦玉才:规划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原则,大力改善老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有:
一是积极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结合老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等服务。
三是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老区内的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的建设。
四是加大扶贫力度,因为老区的贫困面还是比较大的,有些贫困程度比较深,要把老区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争取在短时期取得突破。
中国网: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国家在促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老区社会事业的建设上有没有一些新的举动?比如说您刚刚提到的基本公共均等化?
秦玉才:老区的发展包括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个《规划》在民生方面提出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因为发展教育是老区发展的根本,也是真正脱贫致富的一个根本,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和很重要的职业教育;
二是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提高老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水平;
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
四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重点做好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再就是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完善城乡低保,能够率先在老区实行的,都可以在老区先行先试。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相比国家东部沿海的这些发达地区,其实还是经济上比较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一个地区。《规划》出台之后,政府有没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秦玉才:老区地位特殊,贡献卓越,但是发展相对滞后,也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在《规划》里面也体现了这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这是中央支持老区政策的一个重点,也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规划》在投入方面,明确提出了几个“加大”,像通过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优先向老区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中央安排的水利建设投资,包括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生态建设等,这些公益性建设投资,《规划》里规定要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另外还要提高中央公路建设资金对老区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等等。
二是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产业政策里面明确提出要实行资源转化战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项目核准方面尽量给予老区优惠。能够在老区落地加工的,有市场、有潜力的就尽可能布局建设在老区。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系数,还要加大对老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像对六盘山区生态补偿的力度,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重点向老区倾斜。
四是鼓励央企支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另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包括一些发达的县市开展自愿帮扶,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东西共建产业园等方式,促进老区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中国网:其实您刚才在回答政策上扶持的同时,也提到了国家对于老区资金上的帮扶,您刚才也说到了,鼓励央企等一系列企业去投资老区,会不会还考虑一些其它的方式?比如说引进民间资本这样的方式呢?
秦玉才:资金方面应该说是老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区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从哪里来?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包括中央财政加大对老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所有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则,从国内外两个市场获得。现在没有哪个地方不缺投资的,但是资金的流向不是取决于我们渴望的热情,而是哪些地方资金效益高、效率高,投资安全,资金流向应该朝向哪里。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上,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切实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善投资软环境比硬环境建设更为迫切,应该要抓住这个机遇,用好、用足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东中部,包括国外的企业到老区去投资兴业,特别是应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的格局,提高老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地处西北内陆,同时经济发展又不是那么发达,我想并不是一个可以吸引人才的好地方。基于这样的条件,国家会不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呢?
秦玉才:过去有句话叫做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老区振兴发展,人才也是关键,《规划》提出,要创建人才引进机制,实行“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项目与引人相结合,重要的是引进东部一些优秀人才。改革开放需要有胆识的人,西部为什么落后?我觉得有些顶尖人才流失了。所以说《规划》里面特别强调要积极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当地人才的积极性。
另外,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特别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着力培养重点领域优秀人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领域的紧缺人才,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队伍。国家层面上,中央机关要选派一批干部,或者实行交流挂职,东中部干部也与革命老区互派干部,互相交流和挂职,这样从人才方面来保证老区的发展。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其实不仅仅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同时它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很脆弱的老区。现在国家提出要振兴老区,可能一个新的问题就会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在开发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呢?
秦玉才: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从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经历看,在工业化过程中,可能也存在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应该说付出的代价很大,教训很深刻,我刚才也说过,防止老区“大开发”变成“大开挖”。因为老区大部分是属于典型的黄土沟壑区,另外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是非常重的,要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只有保护好环境,老区经济才能持续发展,而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根本,力争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老区规划一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这里面就包括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程,还要针对环境保护,强化工业污染的治理,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建设。
第二,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的集约开发,加强保护和综合利用,特别是把水资源的节约放在重要的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优势矿产资源也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不能光开好的,留下不好的。
第三,要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规范矿山的开采秩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包括废渣、废矿、尾矿,还有一些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都要很好地注意。
中国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这个规划的实施会不会对其它老区振兴规划的出台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呢?
秦玉才: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地位重要,很有代表性,影响面也是很大的。改革开放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加快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建成国家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要红色旅游示范区、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标志着老区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担负着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发展的历史重任,要成为老区振兴发展的领头羊。所以对于带动其他老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陕甘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我想对其它革命老区,包括像赣、粤、闽、苏、川等革命老区的带动都会起到示范的作用。
中国网:通过刚才和司长的谈话当中我们了解到,陕甘宁老区有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矿产等一系列的资源,对于其他没有这些资源优势的老区,国家又会有怎样的政策来帮助他们进行发展?
秦玉才:陕甘宁革命老区的资源富集,对于本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其他革命老区也有各自的优势。其他革命老区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产业发展上体现比较优势,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
同时,要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优美的环境。
再有就是,如何保证各区域之间加强紧密联系,促进区域间协调共同发展。
中国网:也就是说,每个老区其实都存在着自身的特色,不但需要挖掘,还需要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再次感谢秦司长做客《中国访谈》。(摘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