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模式新气象——通化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见闻

发布日期:2012-05-14    浏览次数:1

  通化市在全市农村推行的三项制度和村务监督“3 1”(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勤廉双述”评议村干部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模式,如沁人心脾的春风,催生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的新气象。

  阳光流程村村都有“农廉图”

  “我当村支部书记5年了,以前也是一碗水端平的,可还是有村民说三道四的。自打有了‘农廉图’,我们一个程序也不落,村民私下里再也没有嘀咕的了!”通化县大泉源乡和胜村党支部书记方威,指着村部墙上的“农村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制度流程图”,侃侃而谈。

  “农廉图”,是通化市落实“3 1”模式,推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落实“三项制度”的有效措施。他们认真清理农村民主决策、三资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以细化量化简化为原则,以程序制约为切入点,对制度落实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明确,按照易懂、易记、易操作、易监督的要求,制作了16个步骤的流程图。目前,全市986个行政村,村村都设立了这种一目了然的操作流程管理“农廉图”。

  四级监管村村都建“明白账”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民最关心的大事,也是腐败之蝇盯着的蛋糕。如何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通化市集中开展了理清“家底”,逐笔逐项盘点和实地踏查,清查村集体资金9.71亿元,资产15.08亿元,清回和盘活各类资产8.22亿元,清查农村集体资源1366万亩。

  “家底”理清了,通化市还把建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推行“3 1”模式,预防农村腐败的有效措施。投入资金2171.59万元,在全市7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安装了“谐农”软件,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对各村组的“三资”实行代理服务。同时,规范了“三资”代理服务程序,建立了市、县、乡、村4级监管平台,形成对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和村务公开的实时监督,做到用电脑监控、靠程序把关,实现了村村都有“明白账”。

  民主监督村村都设“小纪委”

  “现在,村民有问题可以直接向‘村里小纪委’反映,再也不用往上面跑了。”辉南县辉南镇东关村农民曲贵军告诉记者。

  为建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通化市推行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村民形象地称作“村里小纪委”。为进一步发挥“村里小纪委”作用,通化市还把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四议两公开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即时监督模式,实行“三委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规范了村级权力的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986个行政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提合理化建议296条,化解村“两委”与村民矛盾320个,否决损害村民利益的提案21个。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