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继续将粮食生产放到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做到思想不放松,精力不转移、工作不减弱,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认真落实自治区、地(州)、县(市)、乡(镇)四级联创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农业部门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实现自治区粮食生产“五连增”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分类指导,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一)南疆冬小麦重点抓好肥水运筹、“一喷三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二)北疆冬小麦前期以“增穗、增花”为中心,奠定穗粒基础,搭好丰产的架子,后期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以“保粒、攻粒重”为中心,确保小麦高产。(三)春小麦突出早管理,加强苗期水肥调控,加强拔节、孕穗期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防病虫草害,确保春麦产量。(四)加强小麦“三圃田”建设,抓好去杂、去劣和提纯复壮工作。(五)认真分析近两年冬小麦越冬死亡的原因,在小麦冻害的易发区、常发区选育推广高产、抗寒品种,改进种植模式,适期播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六)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在小麦生长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服务,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田块、不同时期的技术指导意见。受灾较重的地区尤其要加大投入,加强肥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
三是加大宣传,不折不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补贴资金实施方案,把每一项政策细化、实化,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将补贴资金兑付到每个农户;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加强督促检查,不折不扣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实惠不缩水。今年农业厅将在7月份、10月份分两次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深入推进,强化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机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产创建,积极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片与龙头企业、种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开展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程度。加强高产创建的督促、检查、验收、建档等工作,切实发挥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产创建的资金投入,积极整合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等资金,共同搭建好高产创建这个平台,切实推进高产创建再上新水平。
五是提早谋划,及早安排秋季农业生产。统筹规划,提早谋划秋季农业生产,认真用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粮价上涨等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围绕畜牧业发展,加强玉米生产,适当扩大面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关键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充分发挥小杂粮耐旱抗逆的特点,因地制宜扩大豆类等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推广“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
六是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强化“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坚持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防灾减灾。预警要早,要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密切关注各个重点农时、重大天气变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反应要快,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制定技术路线指导农业抗灾。措施要实,要因时、因地、因灾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
七是强化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和测产验收。加大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作物关键时节及时组织农技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指导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各类农作物的测产、验收和上报工作,根据不同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的产量构成,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