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中,鄂尔多斯市教育事业在教育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教育发展水平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改革创新不足,特别是教学方式与评价制度改革仍然滞后;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旗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入园难”、“择校风”、“大班额”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教育制定的目标为:到2015年,在自治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进入自治区乃至国家中西部地区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为此,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提升工程、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教科研现代化发展工程、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三化三高”工程、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工程、“数字教育”工程这八项工程的政策措施。以下为详细内容解读:
学前教育要进一步规范,实现“公办为主”、“城乡兼顾”,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依托《鄂尔多斯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至2013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实施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乡镇苏木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进程,改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到2013年全市城乡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2 %。实现两个“转变”,即“民办为主”转变为“公办为主”,“城区为主”转变为“城乡兼顾”,逐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办园新格局。严格执行幼儿园编制标准,核定幼儿园编制,招聘和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和园长队伍,使全市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和水平。
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中标准化是重点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标准化。按照标准均衡配置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以及体育场馆等附属设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整体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手段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层次要得到提升,加强民族教育
提升校长素质。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都参加职业教育专业性培训,副校长参加业务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层次。提升教师素质。培训50名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100名自治区级专业骨干教师;选送20名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外发达国家培训学习;到2015年,使50%的专业教师通过培训或外出进修学习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从2012年起,95%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到2015年,20%的毕业生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职业技能二级证书。
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设在教育局,用于民族教育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学科研究等。加强民族中小学教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双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为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民族小学、幼儿园开设民族礼仪选修课程,传承蒙古族优秀文化、风俗礼仪。建立民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构建市、旗区一体化的大教研新格局
以市、旗区、学校三级教研员和教师为横向,以学科学段为纵向,构建和整合教科研队伍。以基础教育各学段衔接研究为主体和重点,以参与国家和自治区课题为补充,以自主申报项目为基础,努力扩大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全市基础教育各学段40%以上的专任教师参加过课题研究。全面提升全市专职教研员指导、引领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实施指导、引领能力三年倍增计划。每年举办一期全市教研员培训班。实施西部旗援助计划,通过学段衔接研究培训,提高西部四旗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整合现有特级教师、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资源。加大教研员工作室的指导引领作用,实现校对校对接联动。深入推动学段衔接研究和讲学稿或导学案实验两项教改工作。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制度化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条件标准化,体育卫生艺术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质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市75%以上的学校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90%的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85%以上。实施“体育艺术2 1项目”工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课外艺术活动覆盖率达100%。加强小学、初中学生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健康保健意识。
培养1000名校(园)长、5000名骨干教师、100名未来教育家型校(园)长和教师,加大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班主任培训、教研员培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教师培养等项工作的力度,增强校(园)长、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强化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我市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
构建“数字课堂”,大力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是发展的方向
在现有市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园区网、机关网的基础上,加大信息终端(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建设力度,推广以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触控式平板显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并推动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自动录播室、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专用室(厅)建设,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到2015年,建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课程和体系完整、年级科目齐全的基础教学资源库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包括人事、学籍、资产、公文流转、网络在线考试、网上阅卷、成绩管理、教学质量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形成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在教育局、学校内部和相互之间实现政务(校务)电子化、管理数字化,提高鄂尔多斯市教育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