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经信软件函〔2016〕362号
各市、直管县经信委: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信息消费工作,现将《2016年全省信息消费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4月14日
2016年全省信息消费工作要点
2016年全省信息消费工作总体思路是: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要求,以总结推广国家和省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先进经验和创新应用示范项目为重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基础设施、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民生服务、完善消费环境为突破口,继续开展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和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认定等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激活信息消费潜在需求,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品牌、新模式,为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发挥试点示范样板效应。总结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蚌埠等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和省级试点示范市(县、区)先进经验,以及国家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样板效应,组织召开高层访谈、经验交流会或专题采访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完善基于信息消费的民生保障网,推广优秀的便民惠民新机制,增进人民福祉。
二、着力实施信息消费八大工程。围绕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创新活力、改善消费环境,着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重点加快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全省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应推动软件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加快集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研发,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产业链配套能力和产品品牌效益,打造产业生态,拉动软件信息服务业转型升级。鼓励各地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 信息消费”模式。
三、增强信息消费产品供给。继续开展安徽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第四批)评选工作,推广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产品,结合行业应用和公共服务研发推广特色终端,以信息产品需求引领关键零部件和软件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关键软硬件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加快发展自主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推广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智能化生产线等技术。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面向产业链的公共信息和业务协作平台、技术研发和资源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集聚的供应链平台等建设。
四、营造信息消费发展环境。建设一批综合性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面向消费者提供各类免费新型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体验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继续举办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之安徽信息消费季、安徽省互联网大会等活动,重点展示我省“互联网 ”信息消费创新成果,形成线下线上、场内场外、体验互动相结合的信息消费模式。鼓励发展“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强化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净化网络安全环境,维护网站安全。加强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各地要加强统筹、科学引导、及时监测、认真总结,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支持力度,增强信息消费新业务、新产品、新品牌、新模式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应确定专人负责,每月底向我委报送本地信息消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动态、特色项目、政策措施等)。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城市要充分发挥信息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政策协调,及时制定出台和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要站在新起点,创出新佳绩,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