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中心 » 国家 » 农业部 »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域布局(2011~201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12-28    浏览次数:1
#TRS_AUTOADD P {LINE-HEIGHT: 24px; MARGIN-TOP: 6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 TD {LINE-HEIGHT: 24px; MARGIN-TOP: 6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 DIV {LINE-HEIGHT: 24px; MARGIN-TOP: 6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 LI {LINE-HEIGHT: 24px; MARGIN-TOP: 6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TRS_AUTOADD {LINE-HEIGHT: 24px; MARGIN-TOP: 6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12px; FONT-SIZE: 10.5pt}

  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省(区)农业厅(委),广东、海南、云南省农垦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加快热作标准化生产进程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热作产业发展实际,我部组织编制了《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域布局(2011~2015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域布局(2011~2015年)》

  二○一一年十二月七日

  附件: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域布局

  (2011~2015年)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建设是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热作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推进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依据《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垦发〔2011〕5号)和《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管理办法(暂行)》(农办垦〔2010〕64号),确定区域布局。

  一、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1986年国务院作出大规模开发我国热作产业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国热作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速提高。1995年后,为提高热作产业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扶持力度,先后开展南亚热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集成技术示范基地等建设,实施了天然橡胶行动计划、热带水果行动计划和香蕉产业升级计划。通过以点带面、示范辐射,加快了我国热作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取得显著成效。

  (一)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遴选确定了橡胶、木薯、香蕉等8种作物43个优良品种作为标准化生产示范主导品种,建成61个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通过种植示范和良种补贴,优良品种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其中,推广主导品种橡胶9个、木薯8个、热带水果22个,新植胶园100%实现良种化,木薯、热带水果良种覆盖率分别达60%、85%。

  (二)标准化生产加速拓展。“十一五”期间,遴选推广了19项关键技术作为标准化生产示范主推技术;制修订了46项国家标准、85项行业标准,引导制定近200项地方标准,基本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示范基地带动辐射,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有力促进了热作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加强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热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品100%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近5年热带水果质量安全普查合格率均达到99%。102个示范基地的产品实现质量可追溯,345个示范基地的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8个示范基地的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3个示范基地的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四)生产效益显著提高。随着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示范基地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示范基地单产比当地同类作物平均水平高15%以上,平均收益高20%以上。2010年全国热作总产值近2150亿元,较2005年增加近900亿元,增长71%;平均亩产值1650元,比2005年提高582元,增长54%;出口总额约88亿元,较2005年增加近38亿元,增长76%。

  (五)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民参与,培育了7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80家省级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推广技术、促进营销、打造品牌,有力推动了热作产业升级。

  虽然热作标准化示范工作取得较大成就,但示范基地建设在区域之间、作物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示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

  二、加强示范园建设的重要性

  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新型现代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推动热作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在热作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丰产优质栽培、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创新上取得丰硕成果。但长期以来,科研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许多成果在生产上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必须通过加强示范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力水平。

  (二)是提升热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国热作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使病虫害易发频发,化学农药使用较多,导致部分产品质量不高,一些产品还存在安全隐患。必须通过加强示范园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是提高热作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国热作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经营模式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必须通过加强示范园建设,促进示范园创建主体与农户的联结,提高热作产业组织化水平。

  (四)是促进热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热作产业主要分布在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由于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较低,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必须通过加强示范园建设,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播,促进热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实现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热作资源利用方式仍较为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必须通过加强示范园建设,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不断改善热区生态环境,促进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创新、稳步推进,通过整合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建设一批品种优良、技术先进、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热作标准化生产进程和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热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

  到2015年,在热作优势区域,建成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00个(附图1),示范面积16万亩,辐射带动1600万亩以上;进一步完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生产技术规范;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织培训25万人次以上;示范园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100%。

  (三)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综合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地域优势、产业基础、生产条件、市场需求、技术力量等因素,科学布局,稳步推进。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突出重点作物和优势区域,兼顾特色作物、特殊地区,加快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创新引领,技术支撑。以技术、制度、组织管理创新引领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集成与转化应用,完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示范园建设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示范园建设。

  (四)主要任务

  1.优良品种示范。征集遴选一批优质高产高抗主导品种,率先在示范园应用,采取良种推广补贴、示范等有效措施,强化主导品种应用与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先进技术示范。征集遴选一批主推技术,集成一批先进技术,通过示范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广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

  3.标准化生产示范。创新标准宣贯模式,加大宣贯力度,在示范园内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生产,通过田间课堂、专家讲座、技术培训、印发资料等形式,以示范促推广,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示范作用。

  4.规范管理示范。建立完善生产、投入品记录档案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管理制度,推动示范园规范管理,通过标准化生产管理示范,带动热作生产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四、重点布局

  依据农业部《主要热带作物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年)》,结合我国热作产业发展和标准化生产示范现状,突出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咖啡等主要作物,兼顾椰子、剑麻等特色作物,进行合理布局。

  (一)天然橡胶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平均亩产83公斤以上,比2010年增长9%,国内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比2010年增20%。

  到2015年,在海南、云南、广东省等3个优势区域内建成天然橡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8个(附图2),示范面积5.6万亩以上,推广热研7-33-97、云研77-4等优良品种,推广抗旱定植、低频割胶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3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面积560万亩以上。

  (二)木薯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木薯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鲜薯年产量1500万吨以上,比2010年分别增长约100%、33%、85%。

  到2015年,在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等4个优势区建成木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2个(附图3),示范面积1.6万亩以上;推广华南10号、华南11号等优良品种,推广粉垄栽培等关键技术,使木薯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覆盖率达80%,平均鲜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组织培训2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60万亩以上。

  (三)香蕉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达到570万亩,比2010年增长6%,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比2010年增3.4%,平均单产达2200公斤/亩。

  至2015年,在海南-雷州半岛、粤西-桂南、珠三角-粤东-闽南和桂西南-滇南等4个优势区建成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6个(附图4),示范面积1.8万亩以上;推广巴西种、中粉1号等优良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索道采收等关键技术,使无毒组培苗的应用率达到95%以上;组织培训4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80万亩以上;香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抽检合格率达100%,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增加10%以上。

  (四)荔枝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稳定在810万亩,年产量达到180万吨以上,保持稳步增长。

  至2015年,在琼中、粤西-桂西南-滇南、粤中-桂南、粤东、闽东南-川南等5个优势区建成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40个(附图5),示范面积1.6万亩以上;推广鸡嘴荔等优良品种,推广高接换种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3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60万亩以上;荔枝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出口和深加工量提高20%以上。

  (五)龙眼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达480万亩,占总面积的85%,产量占总产量的90%;平均亩产达400公斤,比2010年增长47%。

  到2015年,在海南-粤西南-桂南-滇南、桂中-粤中-闽南、闽中-闽东-泸州等3个优势区建成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园40个(附图6),示范面积1.6万亩以上;推广石硖、储良等优良品种,推广密蔽果园改造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3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60万亩以上;龙眼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加工率达到30%以上,出口率达到10%以上。

  (六)芒果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量达到160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14%、82%。

  到2015年,在海南-雷州半岛、右江河谷、滇西南-滇南-滇中元江流域、金沙江干热河谷、闽南等5个优势区建成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0个(附图7),示范面积1.2万亩以上;推广凯特、桂热82等优良品种,良种率达90%以上,推广高接换种、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2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20万亩以上;果实一等品率80%以上,采后商品处理率70%以上,优势区生产的产品100%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40%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七)菠萝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的菠萝种植面积、产量、单产、出口额,分别为105万亩、160万吨、2000公斤/亩,比2010年分别增长33%、50%、14%。

  到2015年,在海南-雷州半岛、桂南、滇西南、粤东-闽南等4个优势区建成菠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个(附图8),示范面积0.5万亩以上;推广巴厘、金菠萝等优良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1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50万亩以上;菠萝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鲜果加工率达51%。

  (八)咖啡

  到2015年,优势区域内的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单产、出口额,分别为100万亩、9.6万吨、150公斤/亩,比2010年分别增长55%、93.5%、15%。

  到2015年,在优势区内建成咖啡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5个(附图9),示范面积0.6万亩以上;推广卡蒂姆、矮卡等优良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营养袋育苗、湿法加工等关键技术;组织培训1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60万亩以上;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

  (九)其他

  到2015年,剑麻、椰子、坚果、南药(如槟榔、三七)、香辛饮料(如八角、胡椒)等其他热带作物种植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生产水平稳定提升,效益进一步提高。

  到2015年,在优势区建成其他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69个(附图10),示范面积1.5万亩以上,推广30个以上优良品种,推广20项以上关键技术,组织培训6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150万亩以上,推动产业发展。

  五、建设内容

  围绕示范园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基础设施、生产技术体系、管理制度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等重点环节建设,提高示范园建设水平。

  (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重点加强示范园水、电、路等建设,完善节水、节肥、采后处理等设施,配置耕作、病虫草害防治、树体管理、采收、产品检测等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增强综合生产和防灾抗灾能力。

  (二)生产技术体系建设。按照品种优良、技术先进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突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完善的示范园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规范示范园生产过程。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生产者技能。建立产学研长效联合机制,形成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示范园生产技术体系,提高示范园的技术支撑能力。

  (三)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按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示范园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档案管理和科技培训与推广等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确保制度落实的长效机制,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按照产品优质、保障安全的要求,在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及销售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实施示范园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鼓励示范园积极争取“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品牌建设。建立示范园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对示范园食用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示范园产品质量安全。

  (五)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典型引导、辐射带动的要求,充分发挥专家组、基层技术骨干及示范园技术人员的作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分专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传送热作生产技术,加快热作标准化生产进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专项支持;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园建设;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支持;鼓励农业合作组织、企业等参与示范园创建,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基层技术单位及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适时深入基层和热作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总体要求,抓好培训工作,指导实施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把示范园认定关,确保各项技术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对已认定示范园实行挂牌管理、动态监管,严格退出机制。加强食用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示范园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示范园创建成效和经验的宣传力度,提高示范园的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并使其先进经验得到及时推广。

  

  附图1: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总体布局图

  

附图2:天然橡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3:木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4: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5: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6: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7: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8:菠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9:咖啡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附图10:热作其他类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布局图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