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6-13    浏览次数:4

甘政办发〔2012〕12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甘肃省“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明确全省农村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筑西部生态屏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全力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10年底,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057.2亿元和575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102.7%和86.7%;全省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27%,实现连续7年增产,2010年达到958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900万吨台阶;肉类产量达到86.78万吨、蔬菜产量1208万吨、禽蛋产量10.7万吨、奶产品44.79万吨、水产品1.23万吨,全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建成了一批重点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深入推进,动植物良种繁育及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膜双垄沟播、灌区高效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农民生产技术培训快速发展,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等手段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4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牛、羊、猪、鸡等畜禽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3%、77%、85%和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4.7%。
  三是重点工程对农村经济的支撑力度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了九甸峡水利枢纽暨引洮供水一期及受益区配套工程、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引大入秦供水结构优化调整相关工程等关系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完成了巴家咀等13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实施了白银靖会等13处大型灌区、5处中型灌区和52处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启动了兰州西电等4处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新修标准梯田491万亩,累计达到238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17万亩,累计达到21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累计达到1261万亩;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112万千瓦,累计达到168万千瓦。全省各类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43亿立方米,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四是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1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1252公里,完成农村等级公路改造10.2万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82万户,定居游牧民1.37万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1.3万户,新建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1226个,新建乡镇卫生院1171个;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及其它各类补贴76.87亿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在“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的强力推进下,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达到3425元;农民收入构成更趋合理,农业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最大,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快,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增加。
  五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金昌、嘉峪关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到2010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6.1%,5年间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累计输转农村劳动力220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42亿元;劳务输转服务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及医疗、工伤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状况不断改善。
  六是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近期治理目标全面实现,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日元贷款甘肃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成,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及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部分重点区域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公益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81.37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5%;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2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90.78万公顷。
  七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减少241万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状况不断改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然村通公路、电、电话、广播电视及行政村有卫生室、有合格卫生人员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县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部分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51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八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已确权林地达368.29万公顷,占应改面积的99.4%。国有林区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白龙江林管局所属4个林业局和20个林场被确定为公益事业单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展顺利,流转程序逐步规范,流转规模逐步扩大,流转面积达到200万亩;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涉农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表1  “十一五”甘肃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

到2010年实际完成

完成率(%)

耕地保有量(万亩)

≥5040

6935

137.60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3800

4195

110.39

粮食总产量(万吨)

≥800

958

119.75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

6

120.00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

≥52

48

92.31

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2000

1977

98.85

农业机械总值(亿元)

≥150

124.15

82.77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630

3425

130.23

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次)

≥2500

2201

88.04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万人)

510

616

120.78

村镇自来水普及率(%)

≥45

51

113.33

新增灌溉面积(万亩)

100

117

117.00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2100

2145

102.14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275

450

163.64

完成退耕还林面积(万亩)

4300

442.5

10.29

完成退牧还草面积(万亩)

17000

8905

52.4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10000

10200

102.00

治理“三化”草场(平方公里)

50000

17000

34.00

自然保护区面积(亿亩)

≥1.57

1.36

86.62%

全省森林覆盖率(%)

16

15.1

94.38%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面临各种矛盾和困难最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的5年;也是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最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子最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最显著的5年。与此同时,甘肃农村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资源、结构、生态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特别是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科技支撑能力弱,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差,城镇化水平低,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等影响全省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加突出。
  (二)“十二五”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1.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丰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村战略地位更加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甘肃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地带,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中原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桥梁和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通道,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关注和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等有利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促使各方面资源加速向甘肃集中;三是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以特色优势产品为主导的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五是各项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化。
  2.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发展滞后,耕地质量下降趋势明显,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防灾减灾能力不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任务仍然艰巨;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水资源匮乏的瓶颈制约难以逆转,生态脆弱、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四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十二五”时期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支持甘肃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内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有效转移,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促进全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因地制宜,鼓励优势产业和产区率先发展。根据甘肃特殊地理条件、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生态区位,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对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优势产业、优势产区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积极支持,聚集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优势产业和产区率先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丰富以城带乡发展战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努力形成城乡平等对待、城乡统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主要发展目标。
  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1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50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棉花、油料、糖料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00万亩、530万亩和6万亩以上,总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60万吨和20万吨以上;肉、禽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5万吨、145万吨和60万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
  2.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95万亩,高标准梯田达到3132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45万千瓦,农作物良种化程度达到100%,牛、羊、猪、鸡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80%、85%、90%和9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机总动力达到32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5%;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继续提高,农产品贸易稳定增长。
  3.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89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0万户,清洁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的比例达到10%;定居游牧民1.03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143.7万户;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
  4.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就业结构逐步优化,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万人(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0元,年均增长12%以上,收入构成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5.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到2015年,全省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2万公顷,力争纳入中央财政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到4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草原保护与建设990万公顷,草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及内陆河流域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型农业体系建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科学规划土地复垦和整理,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选育、推广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提高粮食单产。以实施甘肃省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示范、旱作农业示范等工程,尽快形成新的粮食产能。
  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推广。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实施大、中、小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及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适时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加快1000万亩梯田工程建设,继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发展保护性耕作;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优化农机品种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农业节水、良种培育、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基础性、前沿性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立足于国内外市场,在以马铃薯产业和草食畜牧业为主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以酿酒原料、玉米制种、林果、蔬菜、中药材、特色渔业为主的区域优势产业梯次发展基础上,重点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膜双垄沟播、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优质林果等“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实施秸秆气化、试验示范能源作物等农业生物质开发工程,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乡村清洁工程,推广生物有机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
  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特色产业型、专业联合型、综合开发型、服务联合型、农超对接型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产品市场,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大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动植物保护体系,重点建设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及残留监控体系;完善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体系,提高植物保护水平。

表2 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布局

区  域

发 展 战 略

河西及沿黄灌区

重点发展玉米、瓜菜、花卉为主的种子产业及蔬菜、棉花、食用菌等高效种植业和设施农业;建设牛羊产业基地和酿酒原料基地,积极发展瘦肉型生猪产业、冷水鱼养殖产业,逐步形成种植、养殖、饲草(料)加工、农产品加工及冷链贮藏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

中部及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区

突出抓好马铃薯、草食畜、瓜菜、水果、中药材、油菜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层次,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平庆优质苹果产业基地建设,提高果品优质率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小杂粮、白瓜籽、黄花菜、紫花苜蓿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及产业园区建设。

天水及陇南山地农业区

以林果、蔬菜、中药材、畜牧、食用菌、马铃薯为重点,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花牛”品牌效应,积极建设“一城两园一集团”,加快天水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秦安、礼县优质苹果基地、陇南特色中药材基地,推进牛羊产业发展和猪禽规模养殖;积极发展茶叶、油橄榄等特色产业。

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牧区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重点发展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畜牧业,积极发展乳制品、清真牛羊肉等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高原特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在适宜地区建设青稞、油菜、藏药等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水利建设。加快引洮供水一期及受益区配套工程、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等骨干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开工建设庆阳环县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引洮供水二期、积石山引水、靖远双永供水、引洮济合、引洮入潭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青走道、马莲河、兔里坪等水源保障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强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以饲草基地建设、草场灌溉工程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规划内和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稳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和普及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及其它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农村小水电,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大型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和垦区危房改造,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世行贷款小城镇项目建设,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快灾后重建涉农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并争取在原基础上有所提升;加强农村信息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实施为重点,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提高黄河、长江主要干支流及内陆河防洪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候变化应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人工防雹增雨(雪)能力,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评估、农作物病虫害气象预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减轻灾害损失。
  (三)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农村民生。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城市对集镇和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以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小城镇综合服务和居住功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落户定居。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经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积极有序引导农民转移就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养老金、抚恤金、救济金及新农合报销标准,不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水平,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与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范围,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以“两州两市”为重点,突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干旱片区、南部高寒阴湿山区、河西特困移民区及“两西”建设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四省藏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扶贫开发攻坚。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能致富、快致富的农产品加工、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强生态建设,构建西北生态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逐步实现生态保护与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治理为主向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并重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按照“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的原则,打造以祁连山区为重点的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子午岭水源涵养区为重点的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以“两江一水”流域为重点的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和石羊河中下游生态修复保护区、黑河中游生态修复保护区、疏勒河中游生态修复保护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保护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屏四区”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
  以生态环境脆弱、对全局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区域为重点,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着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前期工作,全力构建西北生态屏障。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依法全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力度,防止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建立重点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土地资源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深入推进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制度,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不断深化水利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二)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建立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村建设项目倾斜;加大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建设项目的投入。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研究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增加信贷保险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三)完善农产品供需调控机制。
  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努力提高粮食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建立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办法,综合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节、临时收储等手段,避免农产品市场过度波动,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主要农产品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生产风险,保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定。
  (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农民提供多种有效服务;在稳定家庭经营制度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整合现有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开展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和品牌创建,提高辐射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主题词:农业 农村 十二五△ 发展规划 通知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