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国质检办〔2012〕248号)和中央文明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工作方针,以“发展至上、质量为本、安全为天、铸强质监、创新争冠”为工作理念,以建设质量强省、维护质量安全为出发点,以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坚决整治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不断增强质量安全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
二、排查重点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应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二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消费者投诉集中的产品;三是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四是有效成分不足或偷工减料导致严重影响质量安全性能的产品;五是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产品;六是国家实行许可证管理和强制性认证监管的产品等。具体包括:
(一)农资建材等生产资料——农资类。重点产品为:化肥、农药、农机等。化肥以掺混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主要排查有效含量不足、净含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等。农药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主要排查有效成分不足、净含量不符合规定等。农机以播种机、旋耕机、机动脱粒机和轮式拖拉机为主,播种机和旋耕机主要排查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机动脱粒机、植保机械和轮式拖拉机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无证生产等问题。——建材类。重点产品为:建筑钢筋、建筑防水卷材、建筑用混凝土排水管、电线电缆、水泥等。主要检查生产企业和保障性住房、重点工程使用的产品,重点排查执行产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情况,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无证生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符合规定,以及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质量违法问题。建筑钢筋排查要严厉打击违法国家产业政策生产“地条钢”等行为。——装饰装修材料类。重点产品为:油漆、涂料、粘合剂、人造板等。油漆、涂料、粘合剂等产品主要排查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符合规定等问题;人造板产品主要排查执行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情况,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质量违法问题。
(二)日用消费品
——汽车配件类。重点产品为:轮胎、制动软管、刹车片、制动液、安全玻璃、汽灯具、内饰、后视镜等。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等质量问题。
——玩具类。重点产品为:毛绒玩具、塑胶玩具、电玩具、娃娃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汽车玩具、童车等。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无证生产,偷工减料、有毒有害填充物、漆涂料有害成分超标、掺杂使假、以假充真等质量问题。
——学生文具类。重点产品为:中小学生用笔、橡皮、绘图用尺、文具盒、涂改液等。主要排查产品中铅、汞、砷等可迁移元素及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含量等。
——妇幼用品类。重点产品为:卫生巾、卫生纸、纸巾纸和婴幼儿纸尿裤等。主要排查生产企业执行《一次性生活用纸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整治规定》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等情况,严厉打击微生物超标、致病菌超标和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质量违法行为。
——家具类。重点产品为:板式家具、实木家具,尤其是儿童家具等。主要排查家具类产品使用的材质、粘合剂、软体家具染料、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等质量问题。
——被服类。重点产品为:儿童、婴幼儿服装及染料,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福利院用絮棉被等。主要排查掺杂使假、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填充物有效成分不足等问题,严厉打击使用“黑心棉”生产加工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消防产品类。重点产品为:灭火器、消防服、消防水带、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设备、喷水灭火设备、消防设备应急电源、火灾报警设备等。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无证生产和产品可靠性等问题。——车用油品类。重点产品为: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主要违法添加物质、有效成分不足,虚标辛烷值等质量问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符合规定,计量器具短斤少两等问题。
——电线电缆类。重点产品为:绝缘电线、耐热电线、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中压交联电缆)、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电缆、无护套电缆电线、软电缆电线、安装用电线和屏蔽电线。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无证生产,以及偷工减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符合规定、掺杂使假等问题,以及获证企业不能持续保持满足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等问题。——家用电器类。重点产品为:白色家电、小家电、插头插座、电热毯、电加热器具等。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强制产品认证制度,高压系统的可靠性、能效标识不符,插座的材料、结构及配线质量,电热毯和电加热器具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机械试验等问题。
——电动工具类。重点产品为:电锤、电钻、磨光机、电磨和石材切割机。主要排查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无证生产等问题。
(三)特种设备
——电梯及电梯配件:重点为公共场所、学校、医院和保障房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以及电梯配件制造企业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情况,排查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样机不符等问题。
——气瓶:重点为液化石油气瓶、车用气瓶的充装站和检验站,重点排查充装站违规充装超期检验气瓶或报废气瓶(螺丝瓶),检验站违法翻新改造和买卖废旧气瓶、车用气瓶安装单位无证安装等行为。
——大型游乐设施、大型起重机械:主要排查是否按规定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限期整改,是否存在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生产。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办理设备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手续或超过报废期限仍在使用的现象。
——承压设备用锻制法兰、锻制管件:主要排查企业是否存在无许可证或者超许可范围生产,重点是企业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贴牌生产、以劣充好、偷工减料等行业“潜规则”。同时,排查整治作业人员无证操作,考试机构不按规定考核作业人员,新材料、新设计、新技术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就投入使用,检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安装、修理、翻新、改造特种设备,以及存在的其他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等问题。
三、方法步骤
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要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治理整顿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检验检测技术分析、发挥社会监督、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期分批推进,边查边改边完善的原则,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全面排查阶段(6月)各市、州局要以上述产品为重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重点区域,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扩大案源,广泛调查,依托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技术优势和技术手段,运用检验检测数据,通过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降低风险消除隐患。同时,查找工业产品生产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道德教育和治理。各地要建立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档案,将排查出的总是逐一登记,逐一分析原因,逐一制定整治措施。
(二)集中整治阶段(7月-10月)各市、州局要针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风险,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日常监管,加强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对质量安全突出问题要推动地方政府、行业开展整治。结合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和质检利剑行动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地区进行重点整治。特别是对反复发生、长期未能根治的风险顽疾,实施专门治理。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各市、州局要对这次质量安全风险排查进行全面的总结,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防止重复发生,对一些难度较大、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出整改计划,列出进度表,进一步明确责任。同时根据整改情况,完善制度,形成一整套质量安全风险排查长效机制,提高风险排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努力将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局工业产品组将下设三个小组分别负责指导各地排查工作。农资建材等生产资料组由监督处牵头,认评处、科技处、稽查分局、许可证办公室、质检院配合;日用消费品组由认评处牵头,监督处、计量处、标准化处、计量院、标准院配合;特种设备组由特设处牵头,法规处、行政审批办配合。各市、州局要成立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于6月15日前报省局。省局将适时派出督查组,对重点地区排查整治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组织整改。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级质监部门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质量风险排查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注重舆论宣传,及时组织采访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报道,采取开办宣传专栏、召开新闻发布会、制作专题节目、跟踪大案要案查处等形式,适时宣传工作成果。要做好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完善新闻应急处置预案,对质量安全风险引发的突发事件及时应对,正确引导舆论。严守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加强重大敏感信息管理。
(三)消除重大风险。各市、州局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和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及时、科学、有效进行处置,并向地方政府进行报告,以有效消除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对涉嫌违法行为的,要坚决打击,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移交公安机关。
(四)确保信息通畅。各市、州局应当根据各项业务工作安排,每月初定期向省局质量处报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两个专项情况表(见附件1、2),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或者突发质量安全事故应当及时报送。11月15日前将本地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两个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上报省局质量处。五、联系方式省局质量处联系人:王雨平;联系电话:0431-85237070,0431-85237137(传真),E-mail:wyuping@sohu.com。
附表 1.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任务分解
2.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进展情况汇总表
3.工业产品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自查自纠情况表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