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草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500万亩,到2020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800万亩,把我省建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紫花苜蓿生产基地、防灾减灾饲草料储备基地,成为草业大省和草业强省。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草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已达2212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915万亩,居全国第一。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振兴奶业苜蓿产业发展行动、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内容、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规划等重大机遇,省政府出台该《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5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达到2180万亩,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牧草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180万吨,牧草种子田面积达到100万亩。到2020年,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8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达到2600万亩,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牧草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200万吨,牧草种子田面积达到120万亩。
我省将加强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陇东、陇中为主建设陇东紫花苜蓿、陇中紫花苜蓿、甘肃红豆草、岷山红三叶等豆科牧草良种繁育基地;以河西、甘南为主建设黑麦草、披碱草、老芒麦、燕麦等禾本科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扩大牧草面积,提高牧草品质,“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2500万亩。同时,改建牧草生产、加工企业10个,新建牧草生产、加工企业10个,使牧草加工规模达到180万吨。依托科技支撑规范草产业发展,加强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将草产业纳入循环经济发展扶持范围,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对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及种草大户进行扶持。(甘肃日报 记者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