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当大地里的秧苗不到手掌高的时候,宁江区善友镇的瓜农们迎来了“甜蜜的收获”。
来到三家子地界,只见一栋栋塑料瓜棚宛如一片片白云飘落在公路两侧。走进“瓜王”潘大军家的瓜棚,蔓延、满眼是绿油油的瓜秧,瓜秧上悬挂着大小不等的香瓜,有的香瓜已有小碗口般大小,翠绿、圆润,宛如颗颗绿宝石。
大棚香瓜赢市场
“人们不是常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我们善友香瓜用不着出去卖,更不用自夸,坐在棚边直接就卖了。”潘大军说,“咱这八里香香瓜常常是瓜熟即没,下来一茬瓜,一两天就卖光了。我家去年有8栋瓜棚,挣了十五万元,在街里买了80多平方米的楼。”瓜农的喜悦与自豪溢于言表。
普通香瓜卖10元钱1公斤,而善友镇三家子村的八里香香瓜1公斤就能卖到20元,甚至30元。顾客看上的是这些香瓜属无公害绿色产品,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也正因如此,瓜在育苗时期,嗅觉灵敏的瓜商就开始盯上了,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情况,要求订货。据了解,善友香瓜除销往省内城市外,还打开了大庆、哈尔滨等一些城市的市场。
香瓜联姻哈密瓜
善友镇的香瓜远近闻名,种香瓜让善友人增收致富,可土地重茬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瓜农。瓜地的使用周期一般在8年左右,也就是说一块地每隔八年才能种一次瓜。眼看着善友镇香瓜的市场竞争优势渐渐退去,种了20多年香瓜的瓜农们开始发愁:因为是香瓜老产区,地里的菌大,用多少药都不管用,香瓜的质量受到影响。
果树可以嫁接,瓜秧也能联姻。2011年,善友镇在栽培香瓜产业上引进了嫁接技术,将本地瓜苗的瓜头嫁接到哈密瓜苗的瓜根上,获得了成功。当瓜长到拳头大小时,再使用牛奶进行膜下滴灌。一垧地最低能提高近一半收入,原来挣一万元钱,现在能挣一万五千元,香瓜嫁接技术的引进让瓜农尝到了甜头。今年,善友镇大幅度增加了嫁接香瓜的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6栋瓜棚增加到今年的155栋。
政府助力香瓜产业
“善友镇瓜菜产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除了瓜农自身的钻研与努力外,也得力于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善友镇三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振明介绍。2011年,镇政府组织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种瓜大户到外地学习大棚嫁接香瓜栽培种植技术,还出资聘用当地技术人员为本镇农户服务。对于这种新的嫁接技术,开始时农民积极性不高,持观望甚至拒绝的态度。镇里先是搞宣传发动,镇党委书记跟农民面对面宣讲种植甜香瓜的好处,然后采取领着农民看、推着农民干的办法,提高认识,引领农民接受新技术,并通过村干部发挥示范作用,从育秧、栽植到田间管理,全程跟踪,手把手地教农户操作,一步步把瓜菜产业发展起来。
大棚香瓜熟了,农民喜上眉梢。看见那些硕果累累、香气四溢的甜香瓜采摘上市,算算即将到手的收益,农民喜笑颜开。今年没有栽植香瓜的农民纷纷要发展这项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善友香瓜产业一定会如现在瓜棚里的景象,硕果累累,造福村民,香透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