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强劲,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迅猛增长,2009、2010年分别跃上2150亿元、2550亿元两个台阶,2011年再次开创历史新局面,一举攀上3083亿元,是2009年的1.43倍,销售收入已接近汽车、超过石化,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4000余个,比2009年增加270个,带动农户26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比2009年增加4.1万户。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我省坚定不移地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思路明确,政策给力,以“三化统筹”为统领,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出亮点。我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近年来,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谋划,立足省情运用工业化的实践和理念来全力推进,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以工补农、工农联动的发展之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政策效应的累积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硕果累累、盈满枝头,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出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纵深发展带动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等不断地向农业领域汇聚,带动农村的资源、产品、劳动力以及环境、空间等优势为工农所共用,更为工业化推进增添了活力,促进了我省工农、城乡之间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呈现工农融合共进、城乡联动发展的局面。同时,我省牢牢抓住保障农民利益的核心,构建合理稳定的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在企业效益的增进和产业链的延伸当中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市场优胜劣汰,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粮食、畜禽和特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省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的三大主导产业。在产业布局上,把发展较快、基础较好的长春、四平、辽源、通化、延边地区作为支持重点,使其率先取得更大突破,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进而提升全省整体水平。在技术支撑方面,推动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增强快速发展动力,蓄足持续发展后劲。目前,全省60%的龙头企业自建了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聚集了一批优秀研发人才,每年投入科研经费约7亿元左右。在培育整合品牌方面,我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品牌体系建设,注重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建设和保护,培育了一大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
当前,农业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带来旺盛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以及食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推进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我省应在已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上,鼓足干劲、顺势而动、乘机快上,奋力谱写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新篇章。在今后发展中,我省在运用既有好经验、探索新路径的同时,应重视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把推动和强化产业聚集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战略选择,向产业集聚要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缺的还是产业集聚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约有8500余户,基本上是“大群体、小规模,聚而不集”,相互之间产业联系不紧密,链条不完善,同质化竞争明显。不走产业集聚的道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长不大、也做不强。应汲取汽车、石化两大支柱产业过去因为集聚水平不高而影响发展的深刻教训,从现代产业经济的角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前有利环境和时机,合理规划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业、相关服务业及下游产业,培育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的加工企业集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打造集原料生产、精深加工、研发推广、包装储运、市场信息、金融服务、合作联结等产业关联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才能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相关的投资拉动、项目带动都要围绕这个战略谋篇布局。
二是推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更加深入地融进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广泛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并合理分享现代农业成果,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才会越走越长。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互利性和自助性,有效调节和实现成员之间的合法权益,合理分享经济效益,是弱势农民面对强势市场的重要平台,比其他组织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和信赖。应大力引导、组织、支持和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发展,完善“龙头企业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利益联结纽带和联动机制,围绕产加销环节,贸工农领域为农户提供更加便利的社会化服务,农民才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才会同向深度融合,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优势和规模经济才会形成。
三是以优质充足的原料和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使主要农产品产量、质量与快速发展的加工转化需求相适应。尽管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与龙头企业衔接紧密、相互配套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重加工轻基地、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比较明显,个别加工原料需求阶段性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应围绕粮食、畜禽和特产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为载体,建设一批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政府牵头协调,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
四是产品开发越深入、利用途径越广泛,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就越明显,产业化经营就能越做越强,应在深入开发、深度利用上下功夫,将农产品资源“吃干榨尽”。农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主要产品加工精度不深,副产品被大量废弃,资源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高效利用资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趋势。因此,我省应依靠应用技术的进步,借助产业链的延伸,通过精深加工能力的提升,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利用效率,走综合利用、多种增值的循环经济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