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巡吉林大地,俯瞰春秋稼穑。这听起来好似神话,但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者借助现代科技的点化,将此神话变成现实。
近日,在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新启用的客户服务指挥中心里,记者看到,这里集调度指挥、综合业务后援、风险管控、快速理赔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公司各方面专家不用跋山涉水,坐在指挥中心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秘密武器”就能与前方的业务人员对承保标的同步查验和风险评估,使每一位业务人员都变成核保风险控制专家,使每一个标的的查勘都能达到专家的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保险业务标的分散、标的小、数量多、查验查勘难的问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该公司保险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坚向记者展示了专家的“秘密武器”:无人飞机和通用移动业务终端设备。
在指挥中心门口一架无人飞机模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白色机身,黑色螺旋桨,修长的机体长约1米,平展的双翼比机身略长。李少坚告诉记者,这只AH-1型无人飞机模型与实际飞机是1:1的比例,只差没安装内部设备。“2008年,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投入巨资聘请国际知名民用航空专家,用3年时间研制出AH-1型无人飞机和AH-3型无人飞机。无人飞机上的两项核心技术——航线规划系统和航拍图片处理系统,均属公司自主研发。”
“出现小范围灾害情况。比如说冰雹,或者风灾,不需要出动大范围灾害查勘的无人飞机,我们就使用AH-1型手抛无人飞机。使用手抛型无人飞机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又能非常快速地对小范围进行查勘。”李少坚说。
李少坚介绍,在飞行高度为600米至1000米时,飞行一架次用时2小时,可勘查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作物生长或受灾情况,是一个查勘组地面工作效率的100多倍。
“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因道路障碍等客观因素,人力无法迅速深入地块查勘。有了无人飞机技术,就化解了这个难题。”李少坚告诉记者,根据查勘地块的具体特征,可以动态调整航拍作业时间与飞行高度,航拍所获取的影像数据图分辨率小于10厘米,通过专业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形成比例尺为1:1000的航拍影像高清图,完全能够达到农田灾情评估分析定损的应用要求。
“在大面积灾害时,我们会集中指挥和调度省内100台AH-1型、4台AH-3型无人机进行灾害查勘。在农作物生长期,全省各级机构在指挥中心集中调度下,各地无人飞机会收集辖区内作物生长状态信息,进行灾害预测和监测。”李少坚说。
记者注意到,他手里还拿着一台“掌上电脑”。“这不是掌上电脑,而是我们公司工程研究所投巨资与国际著名信息公司用了3年时间联合研发的通用移动业务终端,能把所有的承保、验标、防灾防损、查勘等工作集中在这个终端上,由我们的营销员、理赔外勤、承保外勤进行远程操作。”
在他的演示下,记者看到,远在乡村的业务人员在奶牛耳朵上安放了一枚电子耳标,他用通用移动业务终端在奶牛的耳边扫了一下,就将耳标上的电子身份证号进行贮存。出险时,只要用移动业务终端对耳标扫描,即可确定这头牛是否在公司投保。另一位乡村业务人员用通用移动业务终端对一头能繁母猪电子耳标扫描后,直接确认这头猪在公司投保并将图片信息直接上传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在指挥中心里,农险专家远程观看图片,确认这头猪患上了非常典型的蓝耳病,属于保险责任。几分钟之内,调取有关材料。
“不超过1个小时,快的约20分钟,赔款即可直接打入农民的银行卡里。”李少坚说。
无人飞机和通用移动业务终端技术创新了查勘技术,大幅提升了农业保险查勘定损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提高了查勘定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证了农业保险发展的可持续性。李少坚告诉记者:“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快速获取、处理与评估农业受损情况,更重要的是,新技术还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查勘结果的公平、公正,既大幅度降低了查勘定损的工作量,又减少甚至杜绝因定损不合理而导致的理赔纠纷等,从而实现灾害评估和理赔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为科学推进农村种植、养殖保险探索出了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