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土豆不当干粮!这成为了近日公众和传媒热议的焦点。
日前,农业部发布消息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这世世代代都毫不起眼的土豆就要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它因何华丽转身,扬眉吐气进军主粮界?吉林省的土豆生产、加工处于什么状态?“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又将对我省的土豆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问
不就是菜吗,为啥当主粮?
1月15日下午,记者在去往公主岭市的客车上遇到了怀德镇双龙村土豆种植户王春雷。刚刚在长春市谈成了一笔土豆销售订单,他很兴奋。车行一路,王春雷讲了一路。
“我去年种了2公顷,收了差不多9万公斤土豆。大个的土豆每公斤能卖到2元多,一般的能卖到1.8元/公斤。去掉种子、化肥等等费用,两公顷土豆净赚7万元。”王春雷说,2014年,土豆的市场价格并不好,不过种土豆的收益还是比种玉米要好。“我种的是脱毒土豆品种,今天和长春的一个连锁超市签了订单,今年我就不再为土豆的出路发愁了。”虽然种土豆要比种大苞米辛苦,但是收益也是实实在在地好。今年开春儿,他还想再扩大土豆种植面积。
记者和他说起“土豆主粮化”,他乌溜溜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不解,问道:“土豆不就是菜吗,为啥当主粮?”
事实上,不单单是像王春雷这样的土豆种植户对土豆“变身”为主粮感到不理解,很多土豆的食用者也不能理解。对此,吉林省12316蔬菜专家、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希卓作出了解释。
“水稻、玉米、小麦这些粮食作物的增产幅度、产量快达到极值了,中国土豆单产和世界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样如果把它当作粮食作物,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的。”孙希卓告诉记者,土豆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以前也提过,今年是正式提出来了。此外,作为食品来讲,土豆是一种全营养食品。“打个比方说,就算只吃土豆,人也可以生存。全营养食品作物中它是唯一的一个。作为一种粮食储备,包括抵御粮食风险这块,它也有一定作用。”孙希卓说。
按照农业部对“马铃薯主粮化”的解释,其内涵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食用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预计到2020年,国内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专家表示,在其余主粮作物增产空间小、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者营养不均衡等问题的背景下,存在让马铃薯升级为“主粮”的必要性。
二问
土豆变主粮,总共分几步?
从听到农业部力推土豆成中国第四大主粮政策的那一刻开始,张胜利就振奋不已。作为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员,致力于马铃薯研究几十年,在她看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对于科研投入和产业发展都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
按规划,国家将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土豆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那么把土豆变成主粮,需要分几步呢?
“随着‘主粮化’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今后在土豆新品种的研发、机械化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将加大扶持和推进的力度。”张胜利说。
张胜利认为,现在要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政策扶持,加大主粮化政策扶持。马铃薯主粮化的实施,确立了马铃薯具有粮食作物的特性,应尽快改变目前经济作物的现状。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对产业的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和推进工作力度。
“首先应该加强优良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张胜利说,“吉林省具备非常好的天然种薯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我们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可发展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她说,应该根据市场对土豆需求情况,加强品种选育研究的同时规范种薯繁育市场,建设种薯生产基地,从产业源头建设抓起,增强优良品种、优质种薯的供应能力。
她认为,还要加快吉林省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的转变,促进土豆加工多样化。
“我国土豆加工业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张胜利介绍,目前,土豆生产总量中约有50%用作鲜食、饲用和留种,而加工淀粉、粉丝、粉条、全粉、薯条、薯片等约占总产量的14%,出口约占5%,还有30%鲜薯有待利用。吉林省目前工业加工多限于生产粗制淀粉,制作粉丝、粉条等,不仅数量少,而且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消化能力有限。
“由此可见,土豆深加工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对于土豆的未来,张胜利有着这样的构想:拓宽土豆精、深加工渠道,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土豆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土豆加工多样化,实现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转变;发挥现有初加工优势,重点加强精加工发展,研发生产出新型土豆主粮产品和营养保健食品;加快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模式,培育加工企业。“政府应加大对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张胜利说。
三问
吉林土豆能“长”多大?
近年来,吉林省土豆平均生产面积15.2万公顷,平均总产量564.2万吨,占全国土豆产量的7.8%。在吉林省中西部的平原地区和东部山区,是得天独厚的土豆商品薯生产基地,也是土豆加工原料薯基地,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吉林省土豆单产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平均单产水平为30吨/公顷左右。
据了解,玉米标准含水量14%、小麦15%,而土豆含水量达70%以上,同样制成全粉的成本,用土豆作原料是其它作物的5-6倍。新鲜的土豆不好保存,要加工成全粉后才可以长期保存,储藏和运输也很方便。孙希卓说,土豆行业中较薄弱的是加工环节,目前我国对土豆的加工成本太高,工业化的利用量不足20%,国外已达50%以上。“差距相当大。”孙希卓感叹道。
“比方说,制作成精细的淀粉,用淀粉再加工成其它食品这方面咱们作得比较少。现在主要是加工粉条、粗淀粉,这部分的利用量也非常小,所以加工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孙希卓说。
从土豆种植户收入算账可以看出,种植土豆比种植玉米的效益好,那么,如果国家出台了对于马铃薯产业的扶持政策,种植玉米的农民会不会大量改种土豆呢?吉林省会不会变成土豆大省呢?
对此,孙希卓作出了分析:“土豆的产值平常年份比玉米好不少,增加产值达到50%左右,如果相应的扶持政策出台之后,土豆价格空间应该有提升的可能,但是政策普及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的。”他举例说,2014年吉林省出现了土豆滞销情况,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影响一些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对于农民来说,不能盲目地去种,种完之后你卖给谁这是个问题,得有企业去加工,加工之后还要把这个产品卖掉,市场销售掉这个过程也是一点点来的,不是说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见到效果。”他说,政策出台之后,相应地会发展起一些深加工企业,另外对选种、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也要加大,这对于相关行业都是一个机会。
张胜利则认为,“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势必会调动种植者积极性。随着吉林省土豆种植的区域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生产格局将有较大变化。这将促进土豆生产农民合作组织和民营企业的出现,进一步加快吉林省土豆生产从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商业化生产转变。在她看来,将土豆提高到主食的地位上,提高土豆的附加值,最受益的还是种植土豆的广大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