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近期我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2-07-17    浏览次数:3

川府办发电[2012]30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不少地方相继发生大面积集中强降雨,致使地质灾害频发。在6月28日至7月4日强降雨过程中,全省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194处,占今年已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56.4%。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严阵以待,严密防范,特别是迅速传达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体系高效运转,果断组织群众提前疏散撤离,创造了不少防灾减灾经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据初步统计,6月28日至7月4日期间,全省共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6700人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1起,避免了964人因灾伤亡。按照省政府领导要求,现将近期我省防范地质灾害的成功避险案例通报如下,请认真学习借鉴。

  一、6月27日,接气象预警信息后,凉山州及相关县国土资源局及时发布了强降雨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并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方式逐级通知到所有村组地质灾害点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及施工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强降雨过程中,各地质灾害点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认真履职,强化值守,积极查灾,及时预警,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主动预防避让,实现成功避险6起1499人。其中3起比较典型:

  (一)宁南县倮格乡杉木箐村监测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后,密切关注雨情发展情况。6月28日凌晨5时,监测人员发现雨势渐大,听到河水声轰轰作响,立即大声唤醒危险区内13户村民向一小山坡转移避险,共安全转移75人。

  (二)宁南县白鹤滩镇和平村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将信息通知村民。在6月28日凌晨6时,当地村组干部和骨干群众发现雨势增强,立即分头进村入户唤醒附近村民起床,并主动通知矮子沟内有关在建工程施工人员迅速撤离。6月28日7时20分,矮子沟发生泥石流灾害,由于557名群众及38名施工人员已提前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三)6月28日晚,普格县范围内普降大雨。荞窝镇安木脚村5、6组小荞窝沟监测人员根据雨情,及时通过电话、口哨、铜锣发出预警预报,并紧急组织受威胁的安木脚村村民及福利院群众300余人提前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6时50分左右,小荞窝沟发生泥石流灾害,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6月29日17时30分,甘孜州九龙县防汛综合值班室收到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后,立即安排部署防范措施,及时将预报信息层层传达至基层一线。30日凌晨1时,洪坝乡党委、政府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发现雨量较大,部分群众家里出现积水,便果断启动防灾预案,以敲响铜锣及喊叫的方式向村民发出预警信号,并迅速组织23户95名村民按照避险路线转移至乡林业站。凌晨2时左右,泥石流灾害爆发,由于所有群众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6月28日至7月4日期间,宜宾市珙县也涌现出多起成功避险案例,其中2起比较典型:

  (一)7月1日8时,底洞镇大地村2社滑坡点监测人员在雨后排查中发现坡体裂缝宽度加大,有成灾迹象,便立即通知受威胁住户4户14人撤出房屋。20分钟后,4户农户房屋背后发生滑坡,致使房屋损毁一半。由于监测人员及时开展雨后排查,临灾前果断通知住户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14人成功避险。

  (二)6月29日晚,宜宾市、珙县国土资源局及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通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珙县洛亥镇孔花村3社孔花滑坡及王家镇徐家5社潜在不稳定斜坡监测人员保持高度警惕,在发现雨势较大时,立即组织3户13人受威胁农户撤离至安全地区。当晚,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相继发生滑坡及崩塌灾害,致使危险区内农户房屋受损。由于提前撤离,无人员伤亡。

  四、7月2日,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雅安市立即将预警信息逐级通知到基层,并迅速组织开展降雨期间地质灾害巡排查。19时左右,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出现强降雨,正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巡排查工作的村组干部及监测人员见雨势较强,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避险预案,迅速将受威胁的解放村农户90户354人紧急撤离至安全地带。当晚20时,解放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7户农户房屋冲毁,12户农户房屋严重受损。由于疏散撤离及时,无1人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五、7月2日,在接到降雨过程预警信息后,巴中市平昌县立即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其中,江口镇巡查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小桥街黄麻厂斜坡出现新增裂缝,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当即将情况上报江口镇政府和平昌县国土资源局。平昌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同志火速赶赴现场查看后,建议立即组织人员转移。江口镇政府随即组织危险区内的26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7月3日5时,受持续降雨影响,黄麻厂发生体积约200立方米崩塌灾害,损坏房屋12间。由于避险撤离及时,无1人伤亡。

  六、达州市在接到强降雨天气过程的气象信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通知到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及各乡镇、各国土资源管理所,要求各地提高警惕,及时开展巡排查工作。按照要求,村干部及监测人员迅速开展排查,并在排查中发现万源市花楼乡董家梁村九组掉水岩存在崩塌隐患,当即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并及时落实应急预案。7月4日凌晨3时,该隐患点监测员在实地查看时发现危岩体裂缝有增大趋势,立即挨家挨户叫醒正在熟睡中的村民实施主动避让,及时将5户22名村民全部撤离到安全地段。半小时后,一块体积约5立方米的危岩石从山崖上滚落,砸坏坡下农房。由于避让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以上成功避险案例表明,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排查体系、预警预报机制、群测群防机制和主动预防避让机制在地质灾害避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防汛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上述案例的成功避险经验,落实防灾责任,加强值班值守,搞好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主动避让等工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防范汛期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