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适度、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7月16日,省人社厅公布了《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技能人才将达80万人,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专家将达100名,将建成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十一五”期间,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培训培养等,我省高技能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底,全省技能人才达22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53.5万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13%和18.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已从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24%,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但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我省还存在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尽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的紧密度不够,培训模式、内容、师资力量难以充分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重学历、轻技能”、“重使用、轻培养”等观念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等问题。
按照规划,我省将紧紧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适度、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梯次发展,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升。到2015年,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25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66万人。到2020年,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28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80万人,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力争达到80%。
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围绕建设现代加工制造基地、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每年培养、引进200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工艺改造、技术革新和重大项目实施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底前,全省建成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其中2015年底前建成3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项目点击
技能大师工作室
依托中华技能大奖、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和其他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20年底前,全省建成50个左右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专家达到100名。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其中2015年底前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个,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
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建设一批技能含量高、体现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30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青年技能就业培训
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对退役士兵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争使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