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0 {
FONT-SIZE: 10.5pt; MARGIN: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
}
SPAN.10 {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15 {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P.p16 {
MARGIN-TOP: 0pt; FONT-SIZE: 9pt; MARGIN-BOTTO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left
}
P.p17 {
MARGIN-TOP: 0pt; FONT-SIZE: 10.5pt; MARGIN-BOTTO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
}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二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三是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