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解读一

发布日期:2012-09-11    浏览次数:2

  2011年8月25日市政府办公厅以渝办发〔2011〕233号文正式下发了《重庆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就《办法》出台的相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办法》出台的主要背景及意义是什么?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为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至九十年代,各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在制止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缓解财政压力、增强政府工作的责任心和透明度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建国后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建设以追求高指标、高速度为目标,对于财政支出的效益状况很少关注。改革开放以后,许多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管理理念不断传入,我国开始借鉴世界银行的做法,着手开展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评价工作。从1990年开始,财政部从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入手,制定了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加强文教行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本世纪初,财政部提出了“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思路。2001年,湖北省财政厅率先在该省的恩施州选择了5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评价试点工作,2002年,湖南、河北、福建等省相继进行了试点。随后,湖北、广东等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办法(方案)也相继出台,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基本的思路。财政部从2003年始也逐步制订了中央级教科文、行政经费、农口部门、经济建设项目支出等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因此,建立适合我市市情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是对我市公共财政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对转变财政职能、加强支出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