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内贸规划出台 促消费政策还需制度设计

发布日期:2012-09-19    浏览次数:2

  随着经济下行、制造业低迷趋势持续,希望通过促进消费来达成“保增长”目标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8月低迷的进出口数据。日前,国务院发布了酝酿近两年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台国内贸易规划。

  “与第一稿相比,《规划》在篇幅上有所缩减。”《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规划》的目标设计为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7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超过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左右。

  当下,市场对这个酝酿已久的《规划》寄予厚望,希望在此方向性的规划后,能出台相应的“促消费”政策,以解经济下行之忧,并恢复商业信心。

  市场盼望的政策包括:落实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专项资金,延续已有的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加大现有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办法,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等措施。

  另外,更让消费金融及流通企业兴奋的研究则是,对免税、退税、贴息等方面的探索。

  然而,对于政策制定和操作者而言,“促消费”政策却是一个艰难的、需要极大智慧的考验。正如数位接近《规划》制定者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所言,这些纲要要落实,存在一些困难,而且不一定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实际问题,正是对“保增长”路径的分歧。有意见认为,要改变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以投资和改善出口为主要抓手,见效会更快,而不是促进消费。换言之,以财政补贴,或者免税、退税、贴息之类的手段来促进消费的政策,都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

  “促消费”政策还需制度设计

  发展内贸,重点在于扩大内需。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要通过促进消费政策来提振经济,还需要制度设计。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本报记者指出,能立竿见影促进消费的政策着力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6%的汽车消费,附加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且价格还在持续上涨的石油制品;其次是消费增速高的家具建材类,此类消费品年度增速都在25%以上;以及消费潜力大、市场有需求,但目前没有启动的服务业消费,包括养老、家政等。

  但是,此类“促消费”政策操作起来,现实的难点在于,最能直接拉动经济的汽车和住房,由于一些实际需求量大的城市采取了限购措施,类似的政策空间与实际效果必然要打些折扣。

  5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曾被认为是扩大内需的强心针。然而政策实施后,由于节能产品价格偏高,效果受到质疑。以往出台的“节能惠民工程”中传出的“骗补”传闻,也让此类政策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受到考验。而且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几轮政策的刺激,家电市场的实际需求已在减弱。

  在此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开始改换思路。今年2月份,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商委表示要探索开展家具以旧换新的工作,并且年内要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完成了初步调研。

  然而,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同一规格的家电在价格上,各品牌差距不大,而家具很难有统一标准化的可能性,执行起来,财政补贴也易出现漏洞,因此,很难在全国推广开来。也因为类似原因,很多依靠财政补贴促进消费的政策面临困境。

  商务部从4月2日至5月4日在全国组织开展了201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便是政府对此类政策的一次探索。

  根据商务部对本报提供的数据,受“零手续费、零首付、零利率”等优惠政策拉动,苏宁电器在这一个月内实现信用销售额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0%。另外,4月份,6家金融机构新增198亿元个人消费信贷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4.5%。

  然而这样的政策问题在于,由于4~5月也是端午节、劳动节等密集消费日,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一时难以评估。而一些业内人士则进一步对本报记者指出,如果没有财政的相应贴息或者信贷支持撬动,企业对于零首付、零利率等活动有多大热情也难说。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对本报记者表示,经济下行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依靠财政补贴来刺激消费的想法很难实现。

  “促消费”让位投资与出口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中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也是《规划》的最重要初衷,目前却遇到了现实的困难。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以及出口部门、制造业的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保增长”压力下,决策层可能会暂时搁置“促消费”的政策导向,转向短期见效更快的投资拉动。

  从8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更能反映中小企业状况的汇丰PMI初值,均跌破50%的枯荣线,显示订单和生产动能走弱。预示着贸易数据可能进一步下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指标仍将在低位运行。

  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如果不能提振,企业的生产持续低迷,将会影响就业甚至引发萧条。这样导致的收入下滑,便会更加影响到消费。

  他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促进消费,也不是政府再出台2.0版的4万亿投资,而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民间投资,改善政策投资环境,使其更为市场化,公平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4日至25日来到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调研时也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实现稳增长目标。

  这一表态,被相当多的外贸人士认为,传达出通过稳外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郭丽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