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9月28日公布的《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则》规定,今后,公立医疗机构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
卫生部9月28日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以及《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规则》、《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则》。
《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则》提出,针对医疗机构内医、药、护、技等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筛查、自动对比、自动排序、自动公示功能,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需进一步审查的重点,实时有效遏制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
——在医德医风方面,要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教育,实行医患双方签署协议书制度,改进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健全医德医风问题投诉和查处机制。
——在临床诊疗方面,要以临床路径管理为主要抓手,实现临床诊疗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控化,规范诊疗行为,防止过度医疗。
——在临床用药方面,要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监控,防止不合理用药。同时加强医用耗材、医用试剂的监控,并强化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
——在医疗收费方面,要通过公开栏、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公示药品、医疗服务等价格信息,供患者监督,防止乱收费。
《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规则》规定,对医疗机构内具有行政特点的管理权力,运用“制度+科技”的办法,将廉洁风险防控制度融入医疗机构管理之中,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并把制度落实情况随权力运行过程在内网实时公开,实现医疗机构管理廉洁风险的动态防控。
指导意见强调,要开展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促进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规范用权;开展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要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中腐败问题易多发的重点岗位和医疗服务中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中国将全面启动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公立医疗机构要绘制印发职权运行流程图,其中,与医疗服务相关的职权流程图要向社会公开。要对具有行政权力特点的医疗机构管理权力逐项进行清理,统一编制并对内公开《职权目录》。(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