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黑水县二道桥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公示

发布日期:2012-11-06    浏览次数:3

  1.项目基本情况

  四川省黑水县二道桥水电站厂址位于黑水县芦花镇黑水河一级支流三打古河中下游。项目环评报告书经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批复(川环建函[2004]239号),2006年7月四川省发改委对装机容量调整进行了批复(川发改能源〔2006〕467号),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对项目复核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川环建函[2007]278号),2005年8月,电站开工建设,2008年4月建成并试运行。电站为低闸引水式电站,正常蓄水位2806m,坝高17.5m,调节库容21.9万m3,具日调节能力,电站装机55MW(2×27.5MW),多年平均发电量2.42亿kW.h。

  该工程主要内容为:四川省黑水县二道桥水电站主体工程(首部枢纽、发电厂房和引水系统)、辅助工程及办公生活设施等,工程实际总投资约330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45.8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3.16%。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建设的环保设施及采取的环保措施有:

  1、施工期:工程施工范围涉及三打古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单位的施工方案经三打古自然保护管理局同意,规范了施工活动范围,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设立了陆生动植物保护警示牌。施工期间采用洒水降尘和湿法作业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林灌等;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和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农林浇灌;钢筋、塑料、木料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外运填埋处置;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项目建设期间委托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开展了环境监理工作,委托阿坝州环境保护局开展了施工期环境监测工作。

  2、运营期:电站运行造成约6km长的减水河段,电站通过在2#泄洪闸旁死水位下布设的一根直径50厘米预制管下泄生态流量,并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以满足环评报告及其批复的1.41m3/s下泄流量要求。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或农林浇灌;首部枢纽区收集的水面漂浮物交当地农户用做燃料,生活垃圾收集后送黑水县垃圾处理场处置。对主要声源采取了隔声等措施。建设单位按照环评要求在减水河段和库区设立了警示标志牌约20块,并对附近居民进行了宣传和教育。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

  3.验收监测及调查结果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9月对本工程环境进行了验收调查和监测,其结果如下:

  3.1社会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工程实际总占地面积为24.00hm2,占用耕地、林地、荒草地已给予一次性补偿,不涉及移民安置和复建工程。2007年10月通过了黑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库底卫生情理验收。

  为了解决减水河段生态环境用水需要,公司按环评要求在2#泄洪闸旁死水位下建设了一根直径50厘米的预制管作为下泄流量设施,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以满足环评报告及其批复的1.41m3/s下泄流量要求。经验收调查,减水河段内无农业、工业取水设施及取水需求,电站运行未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3.2生态恢复及水土保持调查结果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分为主体工程建设区、渣场防治区、施工道路防治区、水库淹没区和施工临时占地区。工程建设尽量回采渣料,不足部分进行外购,因此工程未设置料场;工程共设置4个弃渣场,均修建了浆砌石护坡、挡渣墙和浆砌块石排水沟等工程措施,落实了植树、种草等植物措施,工程涉及的临时施工迹地已恢复。为了减缓工程对保护区和景区的影响,工程采取了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的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和保护措施。该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已于2012年7月13日通过了四川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川水函[2012]1580号)。

  3.3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黑水县二道桥电站有限责任公司为补偿因电站建设对黑水河水生生态的影响,委托四川省水产所进行了水生生物影响后评估调查,编制了《黑水县二道桥水电站工程水域水生生物影响后评估专题报告》,2012年2月23日与四川省水产局签订了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协议书,投资96万元对渔业资源进行放流补救;同时,电站采取了下泄生态流量工程措施,以满足鱼类生存需要。

  3.4陆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电站位于三打古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工程施工区域均位于达古冰川景区公路左侧,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带,野生动物分布较少。电站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封闭施工、优化施工工艺及布局、设立警示牌、加强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食野生动物和乱砍滥伐野生植物、加强施工管理等保护措施。

  根据工程环评阶段调查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所在区域未发现珍稀植物种类分布;根据库底清理工作报告,工程清理过程未发现大型陆生动物栖息地;根据工程建设监理期间记录以及走访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工程施工期间未受到因工程建设伤害陆生动物事件,工程建设对区域陆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3.5地表水监测结果

  经验收监测,二道桥水电站库区及电站下游河段的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要求。

  3.6噪声排放影响调查

  电站为地下厂房,发电机组等强噪声源置于室内,厂区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居住,噪声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7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检查结果

  (1)钢筋、塑料、木料等废弃物回收利用,可燃漂浮废弃物交由当地农户作燃料;

  (2)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3)厂房废油经滤油机过滤后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部分交由供应商回收。

  3.8公众意见调查结果

  经调查,100%的被调查者对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3.9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检查结果

  公司制定了《二道桥水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防止变压器油等油料泄漏,电厂设置事故油池及油水分离器等风险预防设施。

  现将验收调查公示如上,公示日期为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1月8日,如有意见请在此时间上报四川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处。

  地址:成都市西御街31号

  电话:028-86198196

  联系人:高家根、谢小红

  Email:scjgc2004@126.com

分享到: 收藏本文